(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
燕国强大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 。在燕下都出土的44号墓出土的遗物中 , 发现了一具系以皮条穿缀铁札叶而成的“铁兜黎” 。它由89片铁札叶组成 , 高26厘米 , 宽24厘米 , 顶部是用两片半圆形札叶合缀成的圆顶 , 其下用七层长方形的札叶自顶向下编缀而成 , 每片札叶都是4X5厘米的规格 , 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铁制铠甲 。在冷兵器时代 , 铁制铠甲对战士的防护作用之大 , 不言而喻 。所以燕国军队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 , 但是战斗力强 , 伤亡率也很低 。
战国时 , 楚国以铁制兵器锋利著称 。但是比较出土的燕国铁制兵器和楚国铁制兵器的结果表明 , 燕国的铁制武器并不比楚国差 。燕国的淬火钢剑 , 是中国最早的淬火钢剑 , 想要制造出这样高水平的铁器 ,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铁器发展时间 。也就是说 , 至少在战国前期 , 燕国就掌握了铁制兵器的制造 , 其水平和质量并不落后于楚国 。
(煮盐图)
燕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传统农业 , 他们的盐业生产也很发达 , 为燕国带来了很大的收入 。《逸周书》记载 , 幽州自古利渔盐 。齐国名相管仲曾评论过当时各国的经济 , 说“楚有汉之黄金 , 齐有渠展之盐 , 燕有辽 东之煮 , 此阴王之国也” 。辽东地区自古便是盐的主产区之一 , 所出产的盐质量好 , 产量大 , 号为“辽东之煮” 。燕从辽东盐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韩非子说过:“山、泽、林、盐 , 国之宝也” , 战国的盐业 , 以燕国和齐国最为发达 , 所以管仲才将燕国称为“阴王之国” , 因为这种收入是隐蔽的 , 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这笔财富有多么巨大 。
出人意料的是 , 燕国的养蚕业也很发达 , 养蚕是燕国许多农民的主要副业 。《史记-货殖列传》上就有“燕、代田畜而事蚕”的记载 , 燕国的农妇养桑缥丝 , 纺纱并织成丝帛 , 除满足自家需要外 , 还能拿到市场出售 , 使得燕国的丝织品能够远销到列国 。
(燕都武阳复原图)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 , 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 。燕国商业的繁荣 , 促进了燕国城市的发展 。
【燕国位于苦寒之地,领土也不广阔,为何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都城武阳是战国最大的都城 , 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的 。武阳城周长达到了25000米之多 , 城北是燕国的宫殿区 , 四周环以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 , 市民住在离宫殿区较远的区域 。武阳的内城凿有四条河道 , 既护卫了宫殿 , 又解决了武阳城的供排水问题 。整个城市布局合理 , 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 , 燕国统治权力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
(蓟城)
燕国还有蓟城、中都和琢城等大中型城市 , 另外襄平、渔阳、沮阳、无终、阳乐等城市的规模也相当不小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柯与高渐离饮于燕市 , 酒酣以往 , 高渐离击筑 ,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 , 旁若无人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燕国城的繁华 。
总体来说 , 战国时期的燕国 ,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战国七雄中是比较靠前的 。铁制工具在燕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 带来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燕国的商业也比较发达 , 盐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之一 , 而发达的商业又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 , 这些都是燕国能够称雄于北方的重要基础 , 也是他们抗衡战国其他国家的资本 。
,
推荐阅读
-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良渚古城遗址在什么地方
- 江南三大名楼中位于湖南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 茶卡盐湖在哪里 茶卡盐湖位于哪里
- 江南贡院位于,江南贡院是什么?
-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普洱在哪里个城市 普洱位于哪个城市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今天的哪里
- 奉节白帝城景点介绍 白帝城位于什么地方
- 江南贡院简介和历史 江南贡院该贡院位于哪里
- 迪拜属于哪个洲 迪拜位于哪个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