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能栽多少五味子苗 五味子一亩地种多少棵( 三 )


3、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 , 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 , 剪后枝条疏密适度 , 互不干扰;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 , 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
4、防治叶枯病 , 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波尔多溶液进行喷洒 , 连续喷洒3-4次即可;卷叶虫可以使用敌百虫溶液或是乐果乳溶液进行喷洒防治 。
6五味子种植亩产量多少五味子亩产量是多少?
中草药专家介绍 , 五味子种苗根系发达(长约20~30厘米) , 株高矮化(8~15厘米) , 植株成实 , 无徒长枝 , 移栽成活率极高 , 栽植第二年开始挂果 , 三至十年为盛产期 , 亩产量达1500~3000斤鲜果 , 亩产干品300~400斤左右 。
栽培技术
五味子当前没有栽培品种 , 同属植物中华五味子 , 商品称“南五味子” , 又称“西五味子” , 其果粒较小 , 肉较薄、品质差 。
(一)繁殖 ***
主要用种子繁殖 , 也可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
1、种子繁殖:五味子更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 , 选留果粒大 , 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 , 单独干燥和保管 。干燥时切勿火烤 , 炕烘或锅炒 。可晒干或阴干 , 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
五味子的种子 , 种皮坚硬光滑而有油层 , 不易透水 , 种子必须处理 , 才能出苗 。将选好的果实 , 于2月上旬放入温水中浸泡3—5天 , 搓去果肉 , 净选饱满的种子 , 与3倍湿沙掺混起来 , 埋到室外 , 坑深60—70厘米 , 坑径视种子多少而定 。堆放进坑内之后 , 盖一层稻草 , 再覆土20厘米左右 , 要经常检查 , 防止霉烂 。4月下旬—5月上旬 , 当种子裂开口露出胚根时 , 即可取出播种 。
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 , 也可选用老参地 。育苗以作床为好 。采用条播 , 按行距15厘米 , 横向开深2—3厘米的沟 , 踩平沟底 , 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 , 每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 。覆土厚约2厘米 , 稍加压实 , 然后加盖一层稻草 , 以防旱保温 , 若干旱时注意浇水 。经砂藏处理的种子 , 约20—30天出苗 , 当出苗率达50—70%时 , 再撤除盖草 , 并搭简易荫棚 , 待苗高5—6厘米后拆除 。幼苗期要适时松土除草 , 并结合除草进行蔬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 , 按株距5—7厘米定苗 。定苗后注意施肥 , 以促进幼苗生长 。
2、扦插繁殖:早春植株萌动前或7—8月花后的雨季 , 剪取上年或当年生嫩壮枝条 , 截成10—12厘米长 , 按行距12厘米 , 株距7—10厘米斜插于苗床 , 然后搭棚遮荫、经常浇水 , 以促使生根 , 次年移栽 。
3、压条繁殖:早春将植株枝条部分埋入土中 , 经常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待枝条长出新根后 , 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断与母株相连的枝条 , 进行移栽 。
(二)栽培技术 五味子对土壤要求不严 , 一般土地均可栽植 。用种子繁殖的幼苗 , 经过两年生长即可移栽 。如管理措施得力 , 幼苗苗壮 , 当年秋季也可移栽 。春季于萌芽前 , 秋季在落叶后 , 株行距根据支架方式而定 。采用人工支架时 , 通常按大行距1米 , 小行距70厘米 , 株距45厘米的标准栽植 , 南北行向 , 以利通风透光 。
五味子为喜肥植物 , 移栽时要施足基肥 , 按株行距挖深、宽各35厘米的穴 , 将肥料与土混合填入坑内 , 根系舒展后填土 , 踏实浇水 。
(三)抚育管护:移栽后除及时松土 , 除草 , 施肥 , 灌溉外 , 第二年以后应立支架 , 以供枝条攀援 , 使其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架材更好选长1.8米 , 直径2- 3厘米的杂木棍或竹杆 , 搭成花架 , 然后引蔓上架 。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栽后4-5年大量结果 , 9-10月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 , 或连同果枝一起剪下 , 更好选择晴天采摘 , 以便及时晒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