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 。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 。注意:你应该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
第三轮,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 。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状态进入考场,建议考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 。注意:自己评分应按评分标准进行,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给分点 。
初中数学总复习大致经过三轮,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课标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 。2)复习速度过快,对学生心中无数,做了夹生饭,返工来不及,不返工漏洞百出 。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 。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如下问题:
1、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
2、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
3、防止过多搞难题
在第三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2、以复习资料代替教练,不备课,课堂组织松散
3、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 。
措施:让学生向错误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 。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
五、以人为本,重在落实
1、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上新课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每一次测试都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他们可望也可及不同的目标,在课堂上注重班级实际,注重学生实际,以基础为主,注重“双基”,不弄偏题、怪题,面向80的学生,这样也有利于对班级的管理,也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关心 。
2、对每一次测试都作出详细的分析,细到每一道题哪些学生得分,哪些学生失分及错误原因,这样在讲评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对错的少的题就个别讲解,有时还得进行分层讲评 。
3、一模后对每位学生进行得分分析,哪些题是必得分部分,哪些题是尽可能得分部分,在复习中重点放在哪些知识和哪些题型上,进行分层推进,优秀学生重点训练第24、25、26题的中考压轴题,中等学生重点训练第17――23题,学困生重点训练选择题、填空题、方程和不等式 。
九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5
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 。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 。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
推荐阅读
-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
-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中国数学发展史
- 结果为1的复杂算式「答案等于1的复杂数学计算题」
-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5篇
- 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10篇
-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 小学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 高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