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三 )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原形态区别
⒈沙参: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 。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 。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长3-11cm,宽1.5-5cm 。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毛 。花序学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成圆锥花序的;花梗长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状毛,少数无毛,筒部常倒卵状,少数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5,狭长,多为钻形,少数为条状披针形;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无毛;雄蕊5,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花柱常略长于花冠,柱头3裂,子房下位,3室 。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长6-10mm 。种子多数,棕黄色,稍扁,有1条棱,长约1.5cm 。花、果期8-10月 。
⒉杏叶沙参:本种与沙参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在茎上部的无柄或仅有楔状短柄,叶基部常楔状下延,基生叶具长柄 。花序分枝粗壮,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长卵形,最宽处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叠,宽1.5-4mm,花盘多功能数有毛,少无毛;花柱与花冠等长 。花期7-9月 。
⒊轮叶沙参: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3-6轮生,卵圆形至线状披针形 。花序分枝也常轮生;花盘较短,长2-4mm,直径不超过1mm;花冠细小,近于筒状,口部稍收缢,裂片长约2mm 。花期7-9月 。
⒋云南沙参: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均匀分布于茎上;常无柄,叶片卵圆形至长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仅叶脉上被硬毛 。假总状花序;花盘短筒状,长不超过1mm;花萼边缘有1-3对小齿 。花期8-10月 。
⒌泡沙参:本种与前四各的区别在于:茎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茎生叶无柄,极个别有楔状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圆形、狭椭圆形和倒卵形,两面被毛,边缘有2至数个粗大齿 。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盘被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 。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南北沙参的功效区别
据古代文献记载,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 。至清代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 。一般认为两药功效相似,均属养阴药,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然南沙参又称大沙参、空沙参,其形粗大,质较疏松,功效较差,专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参,又称北条参、细条参,其形细长,质坚疏密,功效较佳,专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说法各异 。
现代研究北沙参含生物碱、挥发油等,具有降低体温、镇痛、强心等作用;北沙参含黄酮、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强心等作用 。
南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治疗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润肺止咳) 。北沙参胃阴虚津液不足咽干口渴(养胃生津) 。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南北沙参临床应用区别
⑴南沙参润肺止咳:用于肺阴虚之久咳干咳常配贝母麦冬 。
⑵北沙参养胃生津:用于胃阴虚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常配麦冬石斛、花粉 。
⑶《本草备要》:似人参而体轻松,向实者良生沙地者长大,生黄土者瘦小(北地真者难得沙参分南北两种: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逊) 。⑷《本草从新》:"南沙参,色稍黄,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种味带辣者,不可用 。
⑸《本经逢原》: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 。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临床应用之区别举例
1、肺热阴虚:用于燥热咳嗽,干咳少痰或咯血者,南沙参可与桑叶、知母、麦冬等相伍 。
2、热病伤阴:用于胃阴不足的舌红少津,咽干口燥,食少纳呆者,北沙参可与石斛、天花粉、准山药、生谷芽等同用 。
3、麦门冬汤:用于肺热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痨嗽咯血,咽干音哑等 。南沙参可与麦门冬,半夏,甘草,玉竹、桑叶、贝母粳米,大枣等同用,以治燥热伤阴,咳嗽咯血诸症 。
4、竹叶石膏汤:用于胃热伤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胃脘隐痛,嘈杂干呕,舌质红绛等 。清热养阴,益胃生津 。北沙参可与麦冬、石斛、生地益气生津;半夏降逆下气,其性虽温,用竹叶、石膏辛凉甘寒,清胃之热;配于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仅无害,且能转输津液,活动脾气,使参、麦生津而不腻滞;配甘草、粳米扶助胃气,又可防石膏寒凉伤胃 。若大便于结难解,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