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走路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站、立、爬、行,是幼儿运动发育的正常过程,宝宝一岁左右,开始跌跌撞撞学走路,家长除了鼓励与帮助孩子练习外,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学走路时机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时开始学走路 。如果在11个月以前就有学走路的意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只要宝宝在1岁6个月之前能独立走路,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还没有到达学走路的年龄,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宝宝去学走路,否则很可能对肢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注意孩子走路姿势在学走路的时候,由于下肢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现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随着宝宝逐渐成长,大多会慢慢自行调整;但如果孩子到了2岁,走路姿势依然不正确,应检查治疗:
八字脚需补充钙 宝宝的八字脚表现在腿上 。x型腿的宝宝爱夹着大腿走,一般都不爱走长路,老嚷着让妈妈抱 。有时候这种姿势的宝宝是缺乏肌肉负重锻炼,妈妈别老宠着,要让他多做些锻炼;o型腿的宝宝走路像骑马,不过慢慢自己就能调整过来 。这两种走态一般在2岁就能慢慢恢复正常,但如果一直这样,就有缺钙和维生素的迹象,需要治疗 。
跌撞易影响平衡 宝宝学步时,跌撞、摔跤都正常 。不过,如果到2岁后还是这么跌撞着走,那么就要带他去医院 , 一种可能是骨架结构的问题;另一种可能是小脑疾病影响平衡 , 也可能是脑缺氧或脑瘫 。
跛行要查髋关节 鸭子步和跛行 。这种步态一开始学步就很明显 , 一种原因是因为他还是平足,走的过程中要慢慢练,不妨让他蹬小轱辘童车,一般到5岁前就会自然出现弧度;另一种原因是由于两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要赶紧去医院 。走路跛行的多是得过小儿麻痹的孩子,若是一开始走就这样,那可能是单侧髋关节脱位引起的 。
注意创造安全走路环境宝宝学走路时,要避开湿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碍物;小心家具边边角角的潜在危险;不让宝宝进入厨房;尖锐物品、器具尽量放置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药品或细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盖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 , 以免宝宝将两者同时拉下而被物品砸伤;烫手的食物也不要让宝宝碰到;在宝宝行走之时不要喂他食物 , 以免呛住喉咙 。
注意扶着孩子腋下学走路家长训练宝宝走路时,最好扶着孩子腋下练习行走,避免用手抓着孩子的手,万一孩子要摔跤,家长一使劲拽孩子,用力过大的话会将孩子胳膊拽脱臼 。
另外,也不建议用围巾、布条之类绑住宝宝胸部练习走路,这会使他们的胸部受到外力压迫,呼吸受到影响,会降低肺功能 。宝宝年幼 , 骨头还处在发育阶段,丝巾、围巾扎的时间长了,会导致肋骨外翻 。
注意不要依赖学步车四平八稳的学步车剥夺了宝宝体验平衡的机会,影响宝宝平衡能力的提高 。另外宝宝的骨骼很嫩,可塑性大,长时间坐在学步车里也容易导致罗圈腿 , 爸妈不能图省事而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内 。更何况,在学步车里的宝宝仍有翻倒的危险 。
学走路注意鞋子专家认为宝宝学步最好选择鞋底稍硬的软底布鞋或粗毛线编织的鞋 。鞋底应柔软,防水性强,鞋帮要稍稍硬一些,以保护宝宝的踝关节 。最好要选带鞋带的鞋 , 以便及时调整鞋子的大小 。
【宝宝学走路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宝宝刚刚学步 , 选鞋时一定要注意尺寸合适 。如果尺寸太 , 就可能挤压宝宝的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走路姿势 。如果尺寸太大容易摔倒 。所以,大小适宜的鞋应该是宝宝穿上鞋站起来时 , 脚尖前有半个拇指大小的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