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动物白化现象的环境因素


神农架动物白化现象的环境因素

文章插图
近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所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了一段疑似白化动物的罕见视频资料 。经核实,确认该野生动物为珍稀白化麂 。据悉,这是中国第三次捕捉到白化动物的视频图像 。
其实这并不是神农架第一次发现白化动物 。早在1954年,神农架田家山的一个药农在深山老林的熊窝里抓到了一只小白熊 。这只小白熊被买去武汉中山公园展览,引起轰动 。后来在70年代左右,神农架多次出现白熊 。当时科学家提出这是棕熊变白的一种说法,只存在于神农架棕熊中 。但是,随着人们在神农架发现了白松鼠、白猕猴、白鹿等动物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神农架发现了20多种白化动物,为神农架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
那么,为什么白化动物会频繁出现在神农架呢?科学家目前有几种令人信服的理论 。第一个是这些动物的一些个体已经回到了他们的祖先,就像之前关于白熊的观点一样 。第二是近年来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动物的生存空逐渐减少,种群数量减少,并因近亲繁殖而出现退化现象 。第三是神农架地处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封雪冻 。白色的体毛有利于隐藏和狩猎,所以白色动物自然增多,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神农架动物白化现象的环境因素】事实上,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天生就是白色的,但并不是白化动物,比如北极熊、白鹳、雪狐等 。它们的体色是显性基因的正常表现 。白化动物是一对纯合隐性基因的产物 。虹膜大部分是红色的,往往还带有其他不利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肤癌等 。而且白化动物在自然界中被天敌和猎物发现是因为其体色难以与环境融为一体,比正常个体更难生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