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计划模板 高中历史专题教学计划( 四 )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 , 课任教师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 , 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 , 切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 , 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 , 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 , 即按教学进度 , 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 , 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 , 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 , 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研会纪要发布于学科网 。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 。第一步 , 人人自备 , 形成初始教案 。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 分析学生 , 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 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 (具体要做到 , 在教案中 , 要明确教学目的 , 重点 , 难点 。教学内容框架明确 , 便于其他老师操作 。多阅读教辅资料 , 使题目精选 , 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 。教研会上叙述简明扼要 , 切中要害 , 突出重点)1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 , 集体备课 , 形成备课组教案 。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 , 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 , 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 , 解决好疑惑的问题 , 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 , 精细备课 , 形成课堂教案 。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的基础上 , 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 , 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 , 必修3内容多 , 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形势 , 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 。充分准备课 , 高效落实课 , 开诚布公听评课 , 认真反思提升课 。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 , 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 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 。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 , 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 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 , 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 , 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 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 , 解决思想、方法问题 。课前精心编制学案 , 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 , 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
(1)落实“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 做到日日清 。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 , 实行“一月一集训”的制度 。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利用习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 , 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