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 关于关于鲁迅的文章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 ,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鲁迅的文章400字的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鲁迅的散文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的散文 , 欢迎大家的阅读 。
有关鲁迅的散文一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之一个吃螃蟹的人称得上是勇士 。”当然 , 写出之一首白话新诗和散文诗 , 也需要过人的勇气 。胡适命名其诗集为《尝试集》 , 就是尝试如何“吃螃蟹”嘛!沈尹默(1883--1971)毫不犹豫地之一个抓起来吞食之 , 这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创举 。
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4卷1号上 , 居然有非绝句、律诗 , 也不同于词曲的白话诗9首发表了!不歌咏帝王将相、大人先生 , 却有两个人歌咏人力车夫 , 岂不斯文扫地!作者有三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 。沈尹默的《月夜》 , 是中国的之一首散文诗!1919年出版的《新诗年选》 , 在《月夜》诗后 , 有诗人康白情的评语:“这首诗大约作于1917年的冬天 , 在中国新诗史上 , 算是之一首散文诗 。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附录的《诗坛略记》也说:“之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 。”它发表后有赞扬必有打击 。在封建遗老遗少们看来 , 这“非驴非马”的什么玩意儿呢?既不是散文 , 也不是诗 , 完全是个“怪胎”; 所写内容更不靠谱 , 简直是“驴鸣狗吠”!其实 , 这恰是沈尹默这首散文诗的艺术特点 。
“霜风呼呼的吹着 , 月光明明的照着 。”采用双声叠韵 。“呼呼”象声 , “明明”象形(光) , 一为听觉 , 一为视觉 , 视听通感 , 贴切地描摹出秋夜的意境 。妙在无叙述赘言 , 用直抒胸臆的率真 , 不说“我在一个深秋的有月光的夜晚如何如何……” , 首句“霜风”两字点出季节 , 夜晚有月之“明明”而不用“朗朗” , 使声音减弱光感增强 , 更轻而亮些 , 若换“朗朗” , 则如铙钹铿锵 , 破坏了动静节奏; 出典在曹操的四言诗:“明明如月”句 。第三、四句写我和树并排独立 , 为什么特别说明我不倚树而立呢?犹如中国画的空白 , 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解读吧!
包括《月夜》在内 , 沈尹默总共写了17首新诗 , 都发表于1918年至1920年间 , 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三弦》 。三弦是江南特有的伴奏弹词开篇的乐器 , 常常会拨动我的乡愁 。它的声音是属于河房廊沿的 , 属于古镇小巷的 。沈尹默的《三弦》 , 不写弹三弦的人 , 也不写弹的什么乐曲 , 时间是沉闷的炎热的中午 , 长街悄无人迹 , 一处破败的院落和低低的土墙 , “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 , 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此诗分三个自然段 , 写三段意境 , 不分行 , 完全是散文写法 , 却处处见诗的内核 , 故可谓标准的散文诗 。沈尹默的散文诗 , 印证了散文诗这种新生文体的难工 , 语言并非吐口水似的随意出之 , 他足足费了一个月的工夫推敲 , 使这首散文诗不仅具有必须的内在韵律 , 而且使语言的音韵合古典诗词的规律 , 取李清照的《声声慢》双声叠韵之先例 , 又有西方象征派如魏尔伦、瓦雷利、马拉美等拟声的意韵 , 给后世的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营造雨声淅沥的乐感 , 乃至穆木天的朦胧水声以极大的启发 。说它是中国古典和西方现代散文诗的形式碰撞闪现的火花 , 也不为过 。据音韵学研究家称:此诗有十一个字是双声 , 摹写三弦的声响 , 又将四个阳声字和七个阴声字参错杂用 , 显出三弦的抑扬鼓荡 。我想指出的尤其是此诗的最后一段:“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 , 双手抱着头 , 他不声不响 。”他是谁?和三弦有关么?他在听弦声还是不在听?他是破落的江南士子么?他是失去土地的老农民么?他是路过走倦了休息的 , 还是从院内被逐至门外的?我以为 , 这位神秘客是诗中忧郁的.上帝!它超越时空的存在 , 给这章散文诗以无穷的意味 。
推荐阅读
- 包含步兵和骑兵炮兵都是什么梗的词条
- 一个卤鸡爪的热量高吗 鸡爪的热量高吗
- 怎么返回桌面 windows快速返回桌面的6种方法
- 华为手机如何投屏到电视上面 华为手机投屏电视最简单的方法
- 微信语音怎么转换成mp3 微信语音导出为MP3格式的方法
- 手机老是内存不足怎么办 清理手机内存垃圾最简单的方法
- 照片回收站的照片删了怎么恢复 苹果手机的恢复技巧
- 山药与土豆一起吃 山药和土豆一起吃的好处
- 人生健康祝福语 祝福平安健康的一句话
- 急性扁桃体炎简介 急性扁桃扁桃体炎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