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二 )


④为它们(病残的梅)流了三天泪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
⑤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 。
一朵小花
高一(4) 郑佩丽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晓时悄悄地绽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揉开了她的眼睛,微风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尘埃,鸟儿的低语悄悄没过她的耳际 。她探头望着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庞,脸上绿嫩嫩的,没有一丝绯红,但却泛着光,闪着生命的色彩 。
绿叶陪她玩耍,青草给她讲动听的童话,她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的美丽、纯净与动听,周围充盈的满是幸福的空气 。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树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萝,她们那高贵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绿花 。那紫色轻飘飘地仿佛要蒸发成一片朦胧的雾,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无比浓郁的紫 。小绿花看看自己,伤心地低下了头 。不久,一丝月季又在小绿花身边开放了,她们红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小绿花痴痴地望着身边绚丽的色彩,忧郁和苦恼在她透明碧绿的心里沉积 。
灿烂的夏天里,所有的鲜花都盛开了,斑斓的色彩让小绿花眩目了,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拥有的是花所不该有的绿色 。她试图让太阳的光芒将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绿却从骨子里缓缓渗出,凝成更浓的绿 。她伤心透了,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和别的花不一样 。伤心的她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慰,于是渐渐收拢了花瓣……
风变得萧瑟了,空气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风雨临近了,她知道花儿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点也不畏惧……
雨坠了下来,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觉……
又一个清晨来临了,湖边弥漫着浅浅的雾 。小绿花抖落满头的雾水,睁开了双眼,阳光又洒在了她的身上 。她发现自己还活着,但紫藤萝消失了,月季不见了,满眼的,都是绿色……
绿色,你诱人,你神秘,你充满活力;
绿色,牵动风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绿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万物的灵魂,你是生灵的眼睛!
小绿花陶醉在绿色的波涛里;不再伤心,不再失意;她为自己拥有绿色而骄傲 。她不在乎绿色的无处不在,不在乎绿色的默默无闻 。因为绿色不似那些娇艳的色彩转瞬即逝,他是不变的永恒……
小绿花又幸福地在湖边绽开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轻声低唱,你可听见了小绿花的声音:坚强、自信……
【登泰山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评语】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抒写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获得 。这朵小花有特殊颜色——绿色,绿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争妍时的陪衬色,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小花早开时的幸福,百花盛开时的失落,只有单调的绿色的懊恼,于是她不畏惧暴风雨,不畏惧在疼痛中失去知觉,可醒来后,满眼的百花凋残中,只有自己还活着,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颜色,幸福的低唱着:坚强、自信 。生动活泼的笔调,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获得 。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 。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 。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 。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 。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 。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 。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 。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 。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