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实用版教学课件( 四 )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读、正音 。
3、同桌互读课文,互查互评 。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采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与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
2、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从哪些内容感受、体会到的?找出相应的段落 。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观察插图,选择你喜欢扮演的人物角色,给自己起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 。
2、进入角色,朗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对待你们的 。找出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
3、在小组内交流句子,谈谈感受 。(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
4、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
5、齐读5—8自然段 。
[设计意图:在进行课文分析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读出文中的滋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做到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提升,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
1、指名读课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样影响着我?
2、指名回答 。(板书)
3、自由读 。齐读 。
六、回到课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 。
1、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
2、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杏儿多、杏儿好的语句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3、分角色读 。
[根据教学思路,打破逐段分析的常规,将课文进行整合与利用,有利于直奔主题,更好地把握中心 。]
七、课堂小结 。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 。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词汇 。]
板书设计:
15杏儿熟了
杏儿
奶奶小伙伴
香甜
影响
杏儿
“我”乡亲们
快乐
三年级语文课实用版教学课件5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奶奶的慈祥、善良,教育他们懂得: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更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 。
2、根据课后练习1的问题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奶奶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她的几次笑的词语与句子,边默读边思考,体会奶奶的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 。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重点理解“不知所措、一步一颤、颤颤巍巍、吩咐、分享”等词语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本文所说明的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 。
2、抓住描写奶奶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奶奶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 。
教具准备:小黑板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十课《杏儿熟了》 。
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杏儿熟了的含义 。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地朗读全文,然后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奶奶非常善良 。
生2: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小淘淘和伙伴们“偷吃”奶奶家的杏儿,奶奶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摘杏儿给他们吃,所以我最喜欢奶奶 。
生3: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奶奶尽管年纪那么大了,但她还是摘杏儿给他吃,我觉得奶奶的心肠很好 。
2、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奶奶 。为了使奶奶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再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关于奶奶神态、语言、行动的句子 。
师生交流 。
3、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于奶奶行动的句子 。
①奶奶急忙走出去,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 。
指名读、齐读 。(评价:读得不错,把奶奶那种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
②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 。
指名读、男生读 。
③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 。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 。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
动词:拿、出、走、打
“站不大稳”、“颤颤巍巍”说明了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