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儿子”25年后,他被“父母”告上法庭( 二 )


成为“儿子”25年后,他被“父母”告上法庭

文章插图


武福枝平时的开销记录 。
能给儿子“办成事”,武福枝感到欣慰 。此前的2017年,她给他全款买了辆小轿车 。“我是让儿子争光,人家孩子没车,我儿子有 。”武福枝说 。
这是关于这一家三口生活的简要概述,虽有波折,但看上去圆满 。武冬青说,在三仓村,早早攒钱给儿子买房寻媳妇,算是常态 。2003年,他一天工钱50块的时候,已经想在安阳市区买房,可钱不够 。后来他跑的水电工程项目稳定了,一年能挣个十来万 。
武俊伟没想到,这些钱,有天是要还的 。在起诉状中,父母称因他离家出走后不闻不问,已向法院发起诉讼,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并补偿他们六十万 。一同寄来的法院传票,提醒他准时应诉 。
冷战
武俊伟的丈母娘申翠红回忆,收到传票等待开庭期间,武俊伟借住在她家,她看得出他没心思上班,事儿自个儿闷着 。她把饭端过去,他扒拉两口不吃了,有时越想越气,说活这么大,姓什么都不知道,晚上心焦得睡不着 。
武俊伟说,收到传票后,他没有为此联系过父母,至于为何没有联系,他反问采访人员说:“都走到这一步了,有啥意义呢?”
2021年8月24日,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
原告武冬青、武福枝曾为被告买车花费106800元;操办婚礼期间,先后支出彩礼100000元、定金18860元、三金30000元,并购置家用电器、家具 。2019年12月18日前后,双方产生矛盾,随后被告武俊伟搬离三仓村,并将自己所住房屋内家具、电器全部搬走 。
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产生隔阂后,一年多时间基本无来往 。现被告不再与原告来往、不愿照顾原告,原告有些补偿项目具体数额难以准确计算,提出要求过高,酌定补偿额30万,扣除被告曾上交的3万打工收入,折抵为27万 。
武俊伟媳妇段雪慧回忆,一审判决后,武俊伟“魔怔了似的”,申翠红一提这事,他立马黑脸,啥事都顾不着干了,情绪激动,说他就是被父母利用成一个挣钱的工具 。
在武冬青、武福枝眼里,矛盾起源于儿子的离家出走和后来的不闻不问,这也是他们起诉的理由 。离开时,他还拆了卫生间里的厕纸盒、花洒,现在墙上还有洞 。俩人当时还以为被抢劫了,物业问要不要报警,他们想想算了 。武福枝在心里断定,儿子知道她心软,才敢这么做 。讲起这事,她吸了口气,把情绪压了下去 。
说起那次离家,武俊伟对采访人员解释,花洒确实拆卸带走了,因为那是他买的 。搬家后,他在段雪慧娘家亲戚开的饭馆工作,位于邯郸邱县,房子新租在安阳水冶镇 。最初和采访人员交谈,被问及离家之前发生的一切,他回道:“说白了精神恍惚 。”
武冬青说,儿子搬家后,发微信给他,没收到回复,电话也打不通,一问亲家,才知道他换了号码 。一年半里,他给儿子打了许多电话,儿子都没有接 。他托亲家、亲戚、甚至儿子初中同学转告说让他回家,还是没有回音 。
让武福枝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是,2020年4月,她在地里摘苹果不慎摔倒,手腕骨折,在床上躺了3个月 。她想着儿子回来,但电话依旧不通 。她气得跟武冬青吵了一架,不准他再联系儿子 。
其实,儿子走后,武冬青就开始自学法律 。这源起他和亲戚的一次闲聊,亲戚说可以起诉儿子,这话他记在心里 。晚上失眠时,他翻着手机里下载的有关收养、财产保护的法律资料 。他还有意把解除收养的相关法律条文挂微信朋友圈上,想着儿子看到后,能“促使他回心转意” 。
最终,武冬青失望了,再见到儿子,已是在法院调解室门口 。武福枝看到儿子还穿着以前她买的衣服,心想:儿子当初要是不走,肯定不让他穿这么旧 。但武俊伟头也不回地走过他们身旁,她心凉了 。“你扭头叫一声爸妈完事了,但是你一眼不看,瞪着脸直接往屋里整 。”提到这事,她抹了下眼角 。
再次见面,已是一审开庭的时候 。武冬青说,从调解,再到一审开庭,儿子一个字没跟他们说过 。
武俊伟则对采访人员表示,在邱县,他有接过父母电话,父母问他在饭馆挣多少钱 。“也没什么好谈的,都离不开钱 。”至于见面,调解、庭审的细节,他说很模糊了,“生活压力太大,哪有精力想这些?”
抱养
1996年5月,武冬青、武福枝夫妇为了抱养武俊伟,负债了一万块 。
武福枝回忆,介绍抱养的朋友是通过电话联系她的,当时村里仅村委会有一部座机,而她哥是村干部,怕受牵连,不让她接电话,她边哭边赖着;抱养的四千块,她挨个上亲戚家借,说盖房用 。出发去太原前,夫妇俩怕路上被人抢劫,叫了两个村民陪同,四人全程车票、食宿花了一千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