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最后的结局 卓文君最后的结局

二千二百年前 , 邛崃县令王吉天天去拜访本县的一个穷书生 , 这事在全县传开了 , 人人都很好奇这个叫司马相如的穷书生为何会让县令大人如此重视 。
司马相如本名长卿 , 因极为钦佩战国时期有勇有谋的蔺相如 , 于是给自己改名司马相如 。父母早亡 , 农民出身的他却不务农活 , 只爱读书 。这在农村就是二流子 。听说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喜爱文学 , 就去投奔 。
梁王专门营造睢园 , 遍植绿竹 , 网罗全国文学人士 , 创作研讨 。西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 , 枚乘 , 邹阳等顶尖人物一时云集 , 尤其是司马相如 , 他的《子虚赋》 , 结构宏大 , 词藻富丽 , 极受梁王推崇 。
正当司马相如前程即将大展之时 , 梁王却突然死了 , 他的封国一分为三 。司马相如无所立足 , 只得又回到家乡邛崃 。
小城市里 , 人们尊重的要么是大官 , 要么是巨富 。空有才华的司马相如穷居在仅有立锥之地的破家里乏人问津 。县令王吉却不是势利眼 , 非常钦佩相如的学识 , 以县令之尊天天来相如的破屋拜访 , 引起了县里权贵们的极大好奇 。
一天 , 经营铁矿的邛崃首富卓王孙在家里宴请县令大人 , 王吉派人去请司马相如 , 酒菜上桌 , 相如仍迟迟未到 。王吉连忙准备车驾 , 亲自去请 。
当县令挽着司马相如步入宴会厅 , 满桌的邛崃上层人物都站起致意 。只见这位县令十分器重的人虽然气宇轩昂 , 但却衣着寒酸 , 不免心里不以为然 。
但里屋有个貌美妇人挑起布帘一角 , 偷偷地看了一眼这个传遍全县的才子 , 恰巧这时司马相如也看到了她 ,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 , 彼此心里都是一惊 , 竟还有这般人物 。
她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 , 十六岁出嫁 , 二年后丈夫死了 , 现在回父亲家里寡居 。

餐罢 , 县令王吉说司马相如不仅辞赋写的好 , 古琴弹的也好 。于是抬出相如的名琴
绿绮 。司马相如端坐琴前 , 弹奏一曲《凤求凰》 , (凤凰是一种神鸟 , 凤为雄 , 凰为雌) 。
有一美人兮 , 见之不忘 , 
一日不见兮 , 思之如狂 , 
凤飞翱翔兮 , 四海求凰 , 
无奈佳人兮 , 不在东墙 , 
将琴代语兮 , 聊写衷肠 , 
何日见许兮 , 慰我徬徨 。 ,  ,  ,  , 

众人拍手叫好 , 却不知其意 。唯有帘后卓文君听出来每个音符都是在向她示爱 。而她对他第一眼就已经心动 。原来司马相如是在“琴挑卓文君” 。
卓文君和父亲商量 , 卓王孙却绝对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无所事事的穷鬼 。
一个黑夜 , 卓文君约好司马相如 , 两个人私奔了 。到了相如家 , 富家小姐卓文君发现家徒四壁立 , 除了四面立着的墙壁空无一物 。卓文君并不嫌弃 , 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 。
有情饮水饱 。但天天饮水也活不下去 。卓文君卖掉首饰 , 和司马相如到成都开个小酒馆 , 卓文君当垆卖酒 , 维持生计 。
卓王孙听说女儿私奔 , 暴怒 , 放言一分钱也不会给他们 。过了些时日 , 县里流言首富的女儿当垆卖酒 , (垆 , 放酒缸的柜台) , 让他很没有脸面 , 亲戚们又劝他司马相如是县令都器重的人 , 定有可取之处 , 卓王孙也只得接受现实 , 召回他们 , 置办豪宅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过起了富裕生活 。
汉武帝一天读到《子虚赋》《乌有赋》 , 激赏不已 , 大叫道:我生的太晚 , 遗憾啊不能见到天才的此赋作者!养狗官杨得意回复道:作者是我老乡 , 四川邛崃的司马相如不是古人 , 还活着呢 。人生需要机遇 , 杨意的随口一句改变了司马相如的人生 , 否则司马相如一直在岳父家混吃混喝 , 定遭唾弃 。王勃在《滕王阁序》说道:杨意不逢 , 抚凌云而自惜 。感慨自己虽有司马相如的才学 , 却无缘杨得意来推荐给皇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