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 。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 。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 。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 。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 。”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
学习肖文儒事迹个人观后感4
这是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也是一次次随时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艰险任务 。38年来,肖文儒从一名普通的矿山救护队员做起,先后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如今,已经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经常深入救援一线,用经验与智慧、职责与使命,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
将生死置之度外
应急救援与风险、灾害、事故作斗争,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是让普通人“敬而远之”的职业 。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随后的几次任务,让他真切感受到应急救援的危险 。
一次,原大同矿务局一煤矿采空区着火 。身为技术员的肖文儒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带着队员打密闭墙 。井下热浪翻滚,所有人只能闭着眼睛作业;在之后的一次任务中,他亲眼目睹曾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浓烟中迷失方向,碰掉氧气呼吸器从而失去生命 。
高温、缺氧、二次爆炸,险情时刻威胁着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危 。肖文儒至今还对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记忆深刻 。当时,由于通风不畅,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身为救护大队副大队长的肖文儒带着2名队员紧急赶往事故现场 。当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时,他突然意识到,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
“卧倒!”话音刚落,随着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轰”的一声巨响,二次爆炸发生了 。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 。“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 。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 。”肖文儒说 。
在肖文儒38年应急救援生涯里,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太多 。2018年6月5日,辽宁省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 。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 。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了 。
教科书式的救援案例
推荐阅读
- bbox怎么学
- 青年大学第九季第十三期题目和答案 2023年青年大学习第九期答案
- 描写勤奋工作或学习的成语
- 教师暑假读书心得 暑假读书心得学习计划
- 描写一个人学习好的成语
- 小组学习的优点及不足
- 中秋节作文500字 八年级中秋节叙事作文
- 中秋节见闻800字作文高中 中秋节见闻800字作文
- 民族团结在生活学习中怎样做
- 双子座在学习方面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