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肖文儒事迹个人观后感( 四 )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 。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 。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 。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 。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 。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 。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