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那么上海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
目录
上海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端午节为什么戴五彩绳
上海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一、上海端午节怎么过
上海旧城东北角,原有著名的揽胜之地丹凤楼 。丹凤楼又名万军台,是端午节观看竞舟争渡黄浦江的盛极一时的所在 。《上海县竹枝词》写浦江龙舟竞渡中有云:“鼓角声中焕彩游,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多登丹凤楼 。”上海昔时浦江竞渡所用的龙舟,大多是从南翔、黄渡等地借来的 。抗战以前,高昌庙附近的半凇园尚未荒芜,每逢端午节时,龙舟在半凇园里先赛上两天,然后在到黄浦江上去作节日竞渡 。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 。
二、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
三、写符念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 。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 。上海人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口,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 。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 。节日一早,妇女们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 。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
四、饮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
五、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六、赛龙舟
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 。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 。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 。”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 。”
<<<返回目录
推荐阅读
- V家有多少成员?求每个成员的详细介绍!
- 双子座恋爱进修高阶课程有哪些
- 十二生肖哪个属相最好色,十二生肖各自有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双子座流眼泪说明什么?
- 琢磨不透,十二星座为什么会有反差性格呢?
- 夏天将至,最适合在夏季谈恋爱的星座有哪些!
- 家中有虎兔鼠的人适合养什植物吗?
- 好有爱,最具女儿奴潜质的星座男生有哪些,你知道吗?
- 特别英文名字
- 深圳双子座家居有限公司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