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礼仪涉外常识前言( 三 )


君主制国家对国王=皇后称“陛下” , 对王子、公主或亲王称“殿下” 。对有公、候、伯、子、男 。
一、外事迎送 在外事交往中 , 迎来送往是常见的一项内容 , 也是颇具要求的一项工作 。
它是企业与国际友人交往的第一步 , 许多“第一印象”往往从中而得 。对此 , 切不可疏忽大意 。
【外事礼仪涉外常识前言】认真按照外事交往中的礼仪规范行事 , 能为人们之间的顺利 , 友好往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外事迎送中的礼仪规范 当得知海外客人来访时 , 首先必须做好的是迎接工作 。
按照国示惯例 , 要根据来宾来访目的和来访者的身份 , 来确定迎接的规格 , 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问题: 一是迎接的人员 。组织方的主要迎接人员一般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 , 但到特殊情况 , 如当事人不在当地、身体不适不能出面 , 不能完全与来宾身份相当时 , 则可以由职位相当的人员或副职出面迎接 , 但要注意不能与对方身分相差太大 , “门当户对”是一规矩 。
二是迎接的仪式 。在外事的交往中迎接贵宾时较为常见的是以安排献花的形式来表示 。
当客人抵达时 , 在参加迎接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 , 将花献上 。迎接工作中公务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来近乘坐的飞机(车、船)抵达的时间 , 在客人抵达之前到达迎接地点等候客人 , 并备好专用车辆接送客人到达下榻之处 。
来宾离去时 , 也要做好送行的礼仪工作 。组织应派专人协助来宾办理出境或机票(车、船票)手续 , 以及帮助客人提拎行李、办理托运手续 。
分别时 , 可按来宾国度的行礼习惯与之告别(说见本节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 , 并用热情的话语为客人送行 , 如欢迎客人再次访问 , 祝客人一路平安等 。最后应目送客人登机(车、船)离去后方可再离开 。
在迎送工作中 , 还应注意陪车的礼仪 。迎接客人抵达、欢送客人以及一些外事访问活动时 , 组织一般应当安排人员陪车 , 起到以接待和引路的作用 。
在陪车中 , 公务人员应注意的主要是上下车的顺序和坐车时的位置安排 。在顺序上 , 掌握“后上先下”的原则 。
“后上先下”的礼节体现了主客有序的礼仪 , 客人为重 , 客人为尊 。在坐车的位置上 , 应掌握“以右为尊”的原则 。
按西方的礼俗 , 右为大 , 左为小 。两人同行 , 右者为尊;三人并行中者为尊 。
宴席上 , 主人的右座为最高宾客的位子 。同样 , 在陪车时 , 应请客人从右侧门上车 , 坐于右座 , 主人或公关人员从左侧门上车 , 坐于左侧 , 翻译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 。
如果车中的后排冻死坐三人 , 则顺序是:中间为大 , 但是如果客人上车后 , 坐到了主人从垢左侧座位上 , 则应主随客便 , 不必再请客挪动位置 。二、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 人们见面时 , 总要行使一定的礼节 , 以示礼貌和友好 。
对于外国宾客 , 其打招呼和行礼的习惯方式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以关人员在接待外宾时 , 应按照他国的习惯行之 , 才能正确地表达礼貌与友好 。行礼 。
通常 , 行礼和问候是见面时共同或分别行使的礼节 。对于行礼 , 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 各个国家的人们也有不同的行礼习惯 , 公关人员在接持不同国家的客人时 , 可以区别采用 。
三、介绍中的礼仪规范 在人们见面的同时 , 通常相互之间就要进行介绍 。介绍的方式很多 , 一般是由主方负责的工作人员或翻译 , 将主方迎接人员按身份高低工依次向对方一一介绍:也可以由主方中身份最高的人员介绍 , 或者作自我介绍 , 在有些场合也可以交换名片以作介绍 。
介绍时应讲清国籍、单位、职务和姓名 。介绍的顺序为:按来宾的身份 , 把身份代的介绍给身份高的人;按来宾的年龄 , 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来宾的性别 , 将男子介绍给女子;按来宾的婚姻状况 , 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