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大动脉及周围血管病等,多为慢性病,病程长,且诸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因此,了解心血管病有关知识对您的健康非常重要 。
请您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一般常识:通过医生、护士及有关书籍了解所患疾病的有关保健及治疗常识,明确所患疾病的名称、种类、分级、分期等有关情况,掌握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方法、注意事项等 。二、饮食: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张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合并糖尿病者应严格糖尿病饮食 。
本地区普通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9~12克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每日5~6克) 。本地区人们喜欢食用的酱菜、咸海产品等,含盐量高,应限制和禁止食用 。
关于食盐的摄入量:轻度高血压患者每日5~7克,中、重度患者每日3克以下;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每日5克以下,中度2.5克以下,重度1克以下甚至禁用 。三、工作与生活安排:急重症好转出院后,根据年龄、体力、疾病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体育运动及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脑力紧张及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有利于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肥胖者可减轻体重 。
但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重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未控制者应限制活动 。四、血压监测:心血管疾病血压监测十分重要,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重视,至少每周测量一次 。
要注意血压的昼夜及生理性变化规律,不同肢体测量值有差别,一般以右上臂为准,测量前应消除精神紧张,休息10-15分钟后测定 。尽量定时定人测量,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的判断,并做好血压及相应病情变化记录 。
五、戒烟、酒:嗜烟、酗酒是本地区常见不良嗜好,它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尤其与猝死性冠心病密切相关 。戒除后发病危险性明显减小,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
六、心理保健:心血管病多为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乐观主义人生观,切忌焦躁、紧张、悲观,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
七、坚持按医嘱服药:大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需长期坚持服药,出院后治疗是疾病整个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病人绝大部分时间治疗都是在出院后进行的,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后,仍要坚持用药治疗,突然停药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可使病情恶化,是十分危险的 。注意药物名称、种类、用法、不良反应、药品产地 。
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发展很快,治疗观念不断更新,某些传统的药物,由于副作用多、疗效不可靠,有的甚至加重病情,逐渐被一系列新型药物所取代 。如冠心病病人慎用潘生丁,心肌梗塞病人慎用硝苯地平(心痛定),高血压病病人不要再服用复方降压片(或复方罗布麻)等 。
这些药物已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药物所替代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服用质量不可靠的药物,尽量到正规药店和正规医院信誉较高的医疗单位购药 。
八、定期复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定期复诊非常重要,医生将依据您的病情对用药的剂量和种类给予相应的调整 。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用药比较复杂,因此,建议您最好到具有心血管内科门诊的医院复诊 。
如突然胸闷、胸痛、头痛、头晕、心悸等发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等 。
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很多病人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在全国的危害排名第一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 。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 。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阅读
- iPhone 14快速打开常用功能小技巧
- 会计必备常用的excel技巧和方法 会计必备常用的excel技巧
- 永远值得信任,哪些星座做任何事都非常用心?
- 制作配菜常用的烹调方法 制作配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是
- 排骨怎么解冻比较快 排骨怎么解冻
- 网页开发工具有哪些 比较常用的网站开发软件
- 授权委托书怎么写
- 带释义 兔年女孩起名常用字?
- 日常用品正方体有什么
- 不同星座的女生最常用的查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