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真正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和食物( 三 )


16、躲午节:部分地区认为五月为不祥之月,因此在端午这一天,父母都会把家中孩童送至远方亲戚躲避灾厄,因此称“躲午” 。
17、地腊节:道教将一年分为五腊,五月五日即地蜡,《赤松子章历》记载“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 。”在道教学说里,腊日属良辰吉日,适合祭祀先祖,以求去福报平安 。
18、当五汛:当五汛这个别称,是从古代沿海城市流传下来的,五月当午,潮汐高涨,在现代上海地区,还保留着这个对端午的别称 。
19、天医节:古代天医节是祭奠医学始祖黄帝、岐伯的节日,相传黄帝询问岐伯,因此有了医术,中医也有“岐黄之术”的别称,这一天,民间会用露水和朱砂混合,点于孩童的额上或腹部,用以驱邪祈福之意,后来到端午也有这样的习俗,这个名字也因此成为端午的别称 。
20、夏节:又叫五月节,这个名称与端午的时节密切相关,五月五日为仲夏之日,过后气温上升,因此得名 。


【端午节的真正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和食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