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什么节日 九九重阳节的节日禁忌事项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属于我国的古老传统节日,也就是重阳节,并且如今被人们也称为是老人节,那么关于重阳节一些知识点你们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九九重阳节的节日禁忌事项以及重阳节的风俗,欢迎参阅 。
忌房事
“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在这个时间点,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 。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
忌煮饭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 。重阳节是老人节,这天是过节,所以要让老母亲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 。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
忌送菊花
因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适 。
忌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1、登高 。在中国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2、吃重阳糕 。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糕切下来要先敬给老人吃,祝老人“长久长寿” 。
3、赏菊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 。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登山赏菊并饮菊花酒,既合赏菊的风雅情趣,又可暖身祛寒 。
4、佩茱萸 。中国古代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
重阳节叫老人节,除了要多参加以上的活动外,不妨多陪伴一下老人 。关爱老人,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更为需要的是我们的行动,哪怕只是短短的聊天,或者家庭式的聚餐,也会给老人们带来满足感 。
如今,重阳节的内涵愈加丰富,古今糅合,包含四重进境 。其中的每一重,都值得并需要中华儿女所铭记 。

敬祖——重阳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过世的先人,其中有着多重心理作用,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便是受儒家影响,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在重阳节这天,很多地区有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
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正日渐淡薄 。这让现代人失去的,是“家”所蕴含的最温情也是最根基的凝聚力,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沉淀和厚重 。
敬老——重阳日还是新时代中国的“老人节”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设宴求寿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
孝道——重阳是对中华孝传统的一大承载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发见的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 。你的父母或长辈也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却仍然需要 。如今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养老不可能,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出路 。莫非只有等到老去那一天,子女不管不顾、凄凉等死之时,才会明白孝道的深意?
感恩——重阳中包含最大的普世价值
将重阳节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进行最大化地推而广之,所得到的最广泛、最普适的价值,便是“感恩” 。由祭祖、敬老、孝亲开始,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够遍被所有人中,所有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 。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