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小说读后感10篇( 三 )


相信大家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幸福美满的 。直到我拿起老师推荐的《童年》这本书 , 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 。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 , 他母亲和祖母带她一起去祖父的家 , 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染坊主 , 但他的染坊已经面临破产了 。他还有两个舅舅 , 同样也是非常暴力、自私、市侩的人 。阿廖沙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饱受虐待 。读到这里我心里微微一震 , 阿廖沙真了不起 ,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我想到了我自己 , 平时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 , 就已经放弃了 。有一次 , 我被英语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 , 我回答错了 , 被同学笑话 , 我就想换组 。因为我怕拖大家后腿 , 所以我想逃避 , 而不是想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 为小组争光 , 为自己争光 。我要好好向阿廖沙学习 。
处在这样丑陋的家庭 , 我们肯定担心阿廖沙被带坏 ,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丑陋不堪的一面 , 他身边还有善良正直的人 , 这个人便是他的祖母 。祖母让他坚信黑暗总会过去 , 未来只属于光明的 。祖母虽然也和祖父一样穷 , 一样家庭环境不好 , 但是她善良、仁慈 , 处处都让阿廖沙感到温暖 。阿廖沙还交了很多善良的朋友 , 比如善良、乐观的小茨冈人和正直的老长工 , 他们教会了阿廖沙正直 。读到这里 , 我认识到交朋友的重要性 , 好好的交朋友可以让你开阔视野 , 学会与人相处 。如果不这样的话 , 就会像阿廖沙的舅舅那样 , 不断打架 , 互相伤害 。如果学会爱 , 学会宽容 , 学会谦让 , 他俩舅舅就不会这样 。最后阿廖沙母亲去世 , 一场葬礼 , 一场家宴 , 一次吵架 , 终于让阿廖沙走出家庭 , 奔向社会……
《童年》这本书中高尔基童年的痛苦生活和我们的童年简直天壤之别 。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 , 好好学习 , 在这五彩的生活中健康地成长!
《童年》小说读后感篇7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 , 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 , 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桥 , 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童年是多么美好 , 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 , 在那里 , 到处都是争吵 , 打架 , 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 , 阿辽沙十一岁那年 , 母亲又去世了 , 外祖父也破产了 , 便走上社会独自谋生 。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 , 我今年也是十三岁了 , 当年的高尔基走上了独自谋生的道路 , 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 , 还要父母给我帮忙 , 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 , 读了一篇后 , 觉得这道题很难 , 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 , 就要爸爸来教我 , 其实这道题很简单 , 还没等爸爸来教我 , 我已经做出来了 。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 , 在绿色学校里 , 老师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 , 洗衣服说说很简单 , 做起来却很难 , 先要擦肥皂 , 然后这边搓搓 , 那边搓搓 , 衣服还是不成样子 , 脏的地方还是脏 , 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 , 缺乏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
在这本书中 , 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 , 她胸怀宽阔 , 如同意盏明灯 , 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 , 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 , 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 , 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 , 帮助别人 , 那还会出现争吵 , 打架之类的事件 , 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 , 《将心比心》 , 如果我们生活中能将心比心 , 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 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 , 不金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 , 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