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 三 )


庚申卜宾贞今气王从望乘伐下轳受…(甲选188a)
辛丑卜宾贞令多尹先从望乘伐下轳受有又(甲选255)
王从望乘,令望乘先归田(甲选199)
2000年在泗水县卞邑调查遗址时,有人介绍“邹县的田黄最早叫田望”,以此可证古奄国地区存在“望、黄”读音不分的情况 。“望乘”今可谐音为“黄城”,疑望乘旧址今位于泗水县圣水峪乡黄城西南与营里之间的高台地遗址区内,该遗址含有岳石文化商早期和殷墟文化遗存,是泗水县境内海拔较高的遗址区之一 。
…宾贞葊人伐下轳受有又一月《甲选188b)
丙申卜壳贞今气王勿伐下轳弗其受有又(P1033)
【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 …用轳方西于妣庚王宾(P1024)
己酉卜壳贞轳方亡其祸五月(P1032)
庚申卜宾贞今气王从望乘伐下轳受…(甲选188a)
“望乘”西北5公里处的金庄乡下芦城遗址,应是“下轳”即下芦故址,下芦城一邑双名,同时亦称芦城,该残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是面积数万平米的土台高地,冷兵器时代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现已被夷为平地 。“望乘”与“下轳”都是较为稀见的古地名 。“妣庚”位于“轳”东北约8公里处 。
甲申贞其又打钻(算)于尹(卜通251)
丙寅卜大贞叀协又保自又尹十二月(P0287)
甲骨方言传承中心区以“尹”为邑名的古邑,应以泗水县金庄乡的尹家城遗址区当之 。尹家城当地人多简称尹城,考古成果可参见《泗水尹家城》一书 。“保、尹”同版,两地相距不会很远,“保”与泗水县泉林镇潘坡遗址区应为同地 。
贞长人于研奠(P1039)
勿于研奠(P1039)
甲骨文“研”字,像用两块岩石研磨中间谷物之会意 。“研”可借用为“岩”或“盐”,“严奠”与“岩店”谐音,疑泗水县金庄镇岩店村西区的遗址是卜辞邑名“严奠”的旧址 。当地人传说岩店村名的来历与历史上这里曾是食盐集散地有关 。
壬申卜贞王田仓仓往来亡灾(P0604)
在仓仓(P0604)
邑名“仓仓”是合文,因此组文字是仓在仓上之会意,可与“仓上”二字的读音暗合,疑泗水县杨柳镇仓上村的遗址区是“仓仓”旧址,该遗址的墓葬区曾出土过许多商周时期的古陶 。
在折(P0056)
通过“在折”一语可知“折”应是一处古邑名称 。“折”可谐音为“柘”,甲骨方言传承区以“折”为邑名的古村邑应以泗水县柘沟镇驻地当之,柘沟不仅是宋代“鲁柘砚”的出产地,而且从大汶口文化时期直至现代一直是以生产陶器闻名的古镇,疑柘沟镇三中附近东至马庄一带的河两岸遗址区与“折”是为同地 。
…风侯忒(卜通560)
壬寅卜风侯弗忒眣(卜通560)
甲骨文“忒”可通“退”,上述两组辞例中“风侯”一词当做邑名理解可讲(见图片4) 。“风”、“丰”音通,“侯”与“后”谐音 。疑泗水县中册镇丰后岭村北的风后庙遗址与卜辞邑名“风侯”是为同处 。《炎皇氏族文化考.伏羲考》一书中曾推证风后庙遗址,在明代以前一直是风后人的居地 。
…酉…贞中水…只(获)羌(P1194)
“中水”是一组合文,当邑名理解可通 。泗水县中册镇驻地古称“中水”,卜辞邑名“中水”应位于中册村‘中水大街’两侧、即中心校南面和西面的遗址区中,近现代的民居建在商周时期的遗址区上 。“只羌”在相关辞例中与方言“获犟”表意相同,是胡闹意 。
取单行女(P0210)
在该辞例中,“单行”可当邑名解 。疑卜辞邑名“单行”旧址位于泗水县中册镇中杨庄老村底及该庄西南区老子庙附近的遗址区中 。至今还有许多当地人,把中杨庄称为“单家行”或简称为“单行” 。村名单家行中的“行”字,一直延旧俗读阴平音ha,“行”为什么读“哈”音,当地人也无法解释,疑它应是该字古音在这一地区延续的结果 。疑“取单行女”是某位商代的世王迎娶该邑中某位女子为妃或者为后的一段文字记录 。
叀商方步立于大乙忒羌方(P0417)
参加过第二次文物普查的一位老同志告知,他们在泗水县故县村普查时,当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耋老介绍“故县最早的村名叫商荒” 。“商荒”可音谐为“商方”,疑“商方”故址与故县村北的遗址区是为同地 。“商方”、“小宗”与“大乙”分别同版,说明三地较为靠近(见后文) 。“羌”的造字物象,像人扛曲尺之象形,表意应为“量”或“匠”,“忒羌方”可与方言“忒两晃”谐音,是犹豫不决之意 。
贞中子乎田于勾(旬)(P101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