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怎么办 不同人群去火方法总结( 六 )


预防:保持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多食果蔬,多饮水,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 。
偏方
1.夏枯草12克,桑叶、菊花各10克(1~2人份),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 。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
2.可常喝竹叶、甘草、灯芯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 。
3.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加水300毫升共煮,将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2次 。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
二、肝火
主要表现: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 。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气会随肝火上升,所以出现急躁易怒等情况 。
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所以生活中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 。
食疗方
菊花茶 。选菊花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
三、肺火
主要表现:咳嗽时发、咽喉干疼、吐黄痰、口干而渴喜冷饮等 。儿童肺热较为多见,如易感冒、经常咳嗽等 。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等肺热之症 。
预防:在多风干燥季节,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热),适当运动,但应避免寒邪侵袭 。
食疗方
1.金银花、茵陈各15克,将金银花、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 。可用红糖或蜂蜜调味 。
2.川贝炖梨水 。选梨数个切块加水500毫升和川贝,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汁食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川贝母可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症状 。梨也有生津、润燥、清热等功效 。
四、胃火
主要表现:胃脘灼痛、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多因胃热偏盛,与情志郁火相关,过食辛辣之品所致 。
预防: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 。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
食疗方
1.藕汁蜜糖露 。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 。
2.鸭梨2~3个,豆腐1块,鸡蛋2个,盐适量 。鸭梨去皮、心,并切成小块或片 。豆腐切成小块,鸡蛋打散成蛋液 。将鸭梨、豆腐加入适量的水煮滚10分钟后,加入蛋液待滚就可 。
可点三穴去火
眼屎多:点按关冲穴
出现眼屎,这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 。还可能出现血压增高,甚者结膜炎等症状 。
点按位于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侧的去火点——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 。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3次 。
燥热心烦:点按少冲穴
少冲穴,属手少阴心经 。在小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一分处 。不少人在暑期会有心中烦热、口舌生疮、尿黄等症出现 。中医认为,这是心火上炎所致,可通过点按少冲穴去火点缓解 。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处,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持续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次,可行气活血、清热醒神 。
尿黄涩痛:点按至阴穴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在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 。湿热过盛易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 。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 。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
上火吃什么好
冬季干燥容易让人口干舌燥,上火,所以大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那么你知道上火怎么办吗?你知道上火吃什么好吗?今天小编推荐大家治疗上火季药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药糯米粥
配料:山药、荸荠、大枣、糯米 。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片备用;鲜荸荠冲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丁;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大枣洗干净备用 。
2、取锅放入冷水,加入以上材料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炖约1个小时后即可饮用 。喝的时候可以放些白糖来调味,但量不能太多 。
适用人群:这款药膳比较适合那些因为上火而发生干咳、便秘的人群 。但糖尿病患者食用时,要记得从一天的饮食中扣除这些热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