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全册教材的系统性中看到每一部分知识所占的地位,又从那个部分知识中看到它与旧知识和未讲到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胸中有数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节课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节课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
2 。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
教学过程
一、铺垫教学 。
1 。回忆旧知 。
(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
(3)把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支?
教师明确:通过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样多 。通过刚才的分,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个整数,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个整数,这儿有一个,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怎么分才使两个同学觉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样多,才能使每个同学平均分 。
二、探究新知
1 。谈话导入 。
【出示图片“例1”】这半个饼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2 。教学例1:认识。
(1)认识一个饼的
①出示图片“例1” 。
②教师说明:把一个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就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
(板书: )写的时候先写“一”,再写“2,”最后写“1” 。
③学生看图独立想 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 。
学生: 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
教师提问: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学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l”表示取的份数 。
师强调:写的时候,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 。
(2)指导读写
(3)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试析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
教师提问: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 。为什么?
3 。教学例2:认识
(1)【出示图片“例2-1”】
教师提问:通过看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给它涂上颜色,涂完后小组讨论判断对错 。
巩固意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阴影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三分之一 。
(教师板书: ,读作:三分之一)
(3)拿出准备好的彩带,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剪下它的 ”
4 。教学例3、例4 。
(l)引导学生每人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
(2)同桌讨论,教师各组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
(3)集体反馈: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样?
教师贴图:
(4)判断 。
下面哪个图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划√ 。
5 。教学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直尺和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1分米长的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标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么写?
(2)小组讨论,看图 。
(3)群体讨论 。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师贴出放大图 。
教师提问: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 ?
教师明确:把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个这样的。
6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几分之一)
四、课堂练习
1 。填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把一条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2 。判断:
(1)
(2)把一块蛋糕切成7块,每块是它的 ( )
(3)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 。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长( )米 。
4 。读出写出这些分数 。
四、全课小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课后作业 。
1 。小军跑步,他跑了全长的 ,请你在线段上表示出来 。
2 。读出下面各分数 。
推荐阅读
- 江苏小学女生缪可馨跳楼坠亡事件你怎么看?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教案设计范文
-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案文案
- 202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删除文案
-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
-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目标总结范文
- 高一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一数学工作总结10篇最新
-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