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文章插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11日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接受塞媒采访时表示,他预计未来半年乌克兰的战斗将更加激烈 。他还称,世界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危机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文章插图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我们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危机 。与我们面前的情况相比,我们之前的情况基本上不值一提,”武契奇说,“我知道局势在面临重大升级,我希望一些人能够意识到我们不需要它 。我们将在未来五到六个月内看到最严重的冲突” 。
据武契奇说 , 在不久的将来,在乌克兰的冲突只会进一步恶化和扩大,最终变得无法控制 。他认为,(西方国家)在决定向乌克兰提供坦克后 , 也将决定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 。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武契奇还说 , 四五个月前 , “似乎很明显,乌克兰正在西方集体的巨大支持下取得胜利”,“而现在已经不那么明确了,政治新闻网已经发表了题为《普京胜利会不会发生?》的第一篇文章” 。
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10日发布的题为《普京胜利会不会发生?》的文章,该媒体写道,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 , 乌克兰和俄罗斯目前派出的作战士兵数量大致相同 。这意味着俄罗斯在乌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格拉西莫夫如果要达到军事理论上进攻部队取得成功所需的三(进攻)比一(防守)的比例,他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
不过,文章随后写道 , 其他人担心,俄罗斯有足够的力量,如果他们集中起来,可以取得一些“冲击性成果” 。文章称,英国前陆军步兵指挥官理查德·坎普预测,“俄罗斯在未来几周内将取得重大进展” 。他说,“我们需要对事情可能变得多么糟糕持务实态度,否则这种冲击有可能使西方丧失决心” 。
延伸阅读:
学者:战局出现向俄倾斜趋势乌或先撑不住 西方坐不住了
乌克兰战事显然近期内不会有减缓的趋势 , 各方都还有继续打下去的政治意愿和军事潜力 。在某些场合,为了政治需要,战事规模和烈度还会有所升级,俄乌双方都有在春季集聚力量发起攻势以夺取更多战场主动权的动机 。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 。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世界正在加大对俄罗斯的施压 。英国内政部长在考虑将在俄乌战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罗斯私营防务承包商瓦格纳集团列为“恐怖组织” 。欧盟成员国日前也就俄罗斯石油产品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也发表联合声明,对俄罗斯石油产品采取同样限价措施 。
与此同时,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日渐升级 。即便是此前向来对军援乌克兰持冷静态度的德国,也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催促之下 , 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 。2月4日,葡萄牙也成为最新一个宣布将向乌克兰运送“豹”式坦克的国家,但未说明具体数量 。而美国五角大楼周五也表示,最新一揽子21.75亿美元军事援助计划中包括一款新武器,将使乌军能够以“海马斯”火箭炮两倍的距离击中目标 。
在俄方看来 , 这些对乌军援意味着美国、德国乃至北约已经直接介入俄乌冲突,将把西方同俄罗斯的对抗推向新高度 。路透社4日援引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话报道称,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武器只会引发俄罗斯更多的报复性打击 。他警告称:“所有仍在基辅统治下的乌克兰都将被焚毁 。”
美欧缘何在此时启动新一轮对乌军援?这些武器装备能否左右乌克兰战场形势?
优势向俄倾斜 西方坐不住了
新年伊始,持续近一年的俄乌冲突局势突然出现了新动向,那就是美欧诸国开始讨论向乌克兰提供大量西方制造的主战坦克等重型进攻性武器 。而在此之前,美欧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还主要局限在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部分火炮以及北约内部前华沙条约成员国库存的苏式武器系统 , 主要为提高乌克兰军队的防御能力 。
年初,在乌克兰要求下 , 美国决定提供M 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 。之后,乌克兰方面又表示需要大量坦克进行反攻 。英国首先表示将提供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一向积极援乌的波兰等中东欧国家随即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提供自己装备的德制“豹2”坦克 。由于相关协议规定,这些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必须得到制造国德国的同意 。
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相对谨慎的德国起初担心引发与俄罗斯正面冲突,并不愿看到德国坦克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坦克交战的场景,表示只有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坦克,德国才会同意 。1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美制M 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 同一天德国也松口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2”坦克,为其他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开了绿灯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文章插图



“豹2”主战坦克 。图源:GJ
到1月底,乌克兰驻法国大使表示,乌克兰已经得到了美欧提供共321辆主战坦克的许诺 。从数量上看,足以装备乌克兰3个满员装甲旅 。同时,法国、瑞典、德国等国还将向乌克兰提供AMX-10RC轮式战车、CV90步兵战车和“黄鼠狼”步兵战车等武器装备 , 从而掀起了美欧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新一轮高潮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美欧缘何现在要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对乌克兰军援呢?关键还是战局形势变化所致 。去年夏秋之交,乌克兰连续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导致俄军在两地大幅度后撤 , 收复了部分国土 。之后双方又在顿涅茨克战线陷入了持久的阵地攻防战 , 到今年1月中旬,俄军攻占了顿涅茨克战线中的重要据点苏莱达尔镇 , 敲开了乌克兰在乌东地区的重要补给基地巴赫穆特市的“大门” 。乌克兰战局再一次出现了可能向俄罗斯方面倾斜的趋势 。
在残酷的阵地攻防战中,双方都出现了较大的伤亡,尤其是乌克兰在之前的进攻战役中武器装备损耗较大,面对俄军炮火优势,阵地战人员伤亡也较重 。在俄军去年9月开始局部动员后,乌军在战场上的军队数量优势正在逐步缩小 。目前,除了顿涅茨克战线以外,俄军在哈尔科夫和扎波罗日地区都开始了小规模的反攻 。
一些西方媒体和观察家认为 , 战事进入消耗战以后,乌克兰可能比俄罗斯先支撑不住 。
在目前美欧的舆论?。?不能让俄罗斯在这次战争中获胜已经成为绝对的“政治正确”,因此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是防止战场出现大规模转折的必然举动 。尤其是对于缺乏重武器的乌克兰而言,以主战坦克为代表的重装甲重火力武器装备,无论是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下一步可能的机械化攻势还是乌克兰自己要继续发起新的攻势,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 。
远水难解近渴 军援未必好用
美欧援助乌克兰的主战坦克等重武器装备,从数量上看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确定的援乌主战坦克包括美国的M 1“艾布拉姆斯”、德国的“豹2”和英国的“挑战者2”,三者都是冷战时代北约国家专门设计来应对当时苏联的“钢铁洪流”重型主战坦克 。
从技术参数而言,这3种主战坦克与俄罗斯现在主要装备的T72、T80和T90相比,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这些战斗力主要指标上各有千秋 , 美欧的坦克略有优势,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技术水准,但是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电子技术领域,美欧坦克的领先优势较大 。如果美欧许诺的300多辆主战坦克在短时间内全部到达乌克兰,乌克兰也有较好的训练水平和战术能力,集中在某一战场区域使用 , 乌军很可能在局部坦克交锋中对俄军形成一定优势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文章插图



美国确定援乌的M 1“艾布拉姆斯”坦克 。图源:NYT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美欧许诺提供主战坦克,但各国提供的时间却相差甚远 。美国表示M 1坦克技术很复杂,需要很多准备时间 , 可能要在今年底才能运达乌克兰 。德国则表示德国将从现役装备中选择部分坦克进行重新整备后运交乌克兰 , 时间也不会早于夏天 。动作较快的英国表示14辆“挑战者2”坦克最快将在4月前后运交乌克兰 。也就是说,这300多辆坦克将分批进入乌克兰,最早也要到4月才能交付乌军 。如果这样,乌军就无法集中使用这些坦克,难以在战场上组成突击集团,如果俄军在更早时候发起攻势,那就远水解不了近渴 。
其次,这些坦克由不同国家设计制造 , 各种设备系统差异较多,比如美国坦克使用燃气轮机,英德坦克使用柴油机,零部件和燃料不通用;英国坦克使用120毫米线膛炮,美德坦克使用120毫米滑膛炮,零部件和弹药也不完全通用 。乌克兰自身的军工制造业承袭自苏联,无法提供零配件,因此所有零配件都需要三国提供 , 这对乌军战时的后勤维护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同时这些主战坦克都重达60吨至70吨,乌克兰的道路基础设施没有西欧那么发达,进入4月春季后,占乌克兰国土大部分的平原和草原会普遍出现因冰雪融化而导致的“翻浆”现象,这些重型坦克的机动能力会受到很大约束 。
另外 , 在俄乌冲突早期,美欧提供的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对俄罗斯的坦克部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乌克兰如何对付俄罗斯坦克,俄罗斯自然也可以如何对付乌克兰的坦克 。现代战争是体系战争,在双方武器装备不存在技术重大代差的情况下,少数几样武器的强弱并不能决定战场的走向,这对于俄乌双方均是如此 。
各方无意收手 春季战火更猛?
乌克兰战事是否会升级,最主要的因素是相关各方的政治意愿 。俄乌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和美欧三方都已经是不能承受之重,各方都难以接受己方失败的结果 。
目前,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已经进一步要求美欧提供战机、军舰甚至潜艇、远程导弹等大规模进攻性武器,要把战场引向俄罗斯本土 。要保证美欧对乌克兰的支持长期不动摇,就必须保持乌克兰战事在美欧政界和舆论界的热度,因此保持战事一定的规模和烈度是乌克兰的政治选择 。目前 , 美欧对继续援助还没有松口,但从过去一年战事发展进程和美欧的政治意愿来看 , 只要战事有需要 , 美欧更多的武器装备进入乌克兰也是必然的 。
俄罗斯继续“特别军事行动”的政治决心依然存在 。1月中旬,俄罗斯改组了军事行动的指挥链,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任命为乌克兰战场总指挥 , 这表明,俄罗斯准备在最高军事战略层面对本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提出将俄军继续扩充至150万人,这意味着俄罗斯至少还要动员20万人以上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文章插图



被迫离开家园的乌克兰人 。图源:NYT
就人力和物力资源而言 , 俄罗斯要远远大于乌克兰,如果进入长期消耗战,即便有美欧援助,对乌克兰显然也更不利 。俄罗斯虽然在战事初期一度遭遇挫折,但俄罗斯毕竟曾是世界军事超级大国,正如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场景,其从战争初期失利中学习战争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 。俄罗斯目前似乎也调整了军事策略,并不追求短期内迅速达到目标,而是采取“熬”字诀,尽可能消耗对手的资源 , 以拖待变,希望能够出现对己有利的形势变化 。
因此,乌克兰战事显然近期内不会有减缓的趋势 , 各方都还有继续打下去的政治意愿和军事潜力 。在某些场合,为了政治需要 , 战事规模和烈度还会有所升级 , 俄乌双方都有在春季集聚力量发起攻势以夺取更多战场主动权的动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