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养生方 你用对了吗

在3000多年的中医历史中 , 历代名医创立了很多名方良药 , 那些经皇家御用、到今天仍在使用流传的 , 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 又到秋天适宜进补的时节 , 不由让人想起这些闪耀在中医历史上的明珠 。 根据现代人身体、生活的特点 , 我们特别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大名补” , 邀请中医典籍专家为我们一一讲解 , 以便择宜选用 。
秋补正当时
俗话说“秋天进补 , 春天打虎” , 可见秋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 。 夏天过后 , 进入了秋季 , 人体内“营养库”的储存经过夏季的消耗有待补充 ,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有待调整 。 从气候看 , 秋季是冷热交替的季节 , 自然界阳气逐渐衰弱 , 阴气慢慢生长 , 各种疾病开始进入高发阶段 , 人体还要准备接受漫长寒冬的考验 , 所以不要错过秋季进补的良机 。 中医专家建议 , 即使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 秋季也应该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调理身体 。
秋季进补 , 一般称为“引补”或者“底补” 。 因为一方面是在为冬季进补打基础、做准备 , 所以秋季必须健脾胃 , 使经过夏季消耗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 , 以接纳冬天的滋补 。 另一方面 , 秋季要调整脏腑的功能 , 增强身体抵抗力 , 以适应渐渐寒冷的气候 , 预防冬季疾病 。 此时可以选择气血双补的方法 , 帮助气血通畅 , 促进身体脏器功能 。 而且 , 女性随着社会责任增加 , 身体、心理压力也会增大 , 一些补血、养血帮助女性抗衰老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
乌鸡白凤丸 最补女人
出身来历:妇科调补名方 。 目前已有百年历史 , 是古书《寿世保元》中收录的方子 ,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太医院的御医龚廷贤 。 万历年间 , 鲁王妃患膨胀病 , 腹大如鼓 , 左肋积块刺痛 , 经太医多方治疗 , 均不见效 , 生命垂危 。 后来龚太医开了一个方子 , 王妃终获痊愈 。 皇帝特赐龚廷贤“医林状元”匾额一块 , 誉为“回天国手” 。
名方组成
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香附、鹿角胶等20 味中药制成 。
有何功效
乌鸡白凤丸中最主要的药物是乌骨鸡 , 《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滋补身体虚劳羸弱的作用 , 特别是对女性的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症尤为有效 。 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乌鸡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 , 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 其他药物中 , 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川芎、香附滋补肝肾 , 养血调经;人参、黄芪、山药、甘草补气健脾;鹿角胶温肾助阳 , 益精养血;鳖甲、天门冬、银柴胡滋阴清热 。 多种药物配合 , 发挥了气血双补、阴阳兼顾、肝肾同调的作用 , 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滋补方子 。
我们怎么用
1. 调理月经:月经不调有多种原因 , 乌鸡白凤丸主要对气血两虚、阴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经不调效果明显 , 一般表现为月经量少、颜色淡、质地稀 , 患者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头晕、面色发黄或没有光泽 。
2. 产后调理:产后女性会出现血虚的情况 , 导致面色苍白、心慌、疲乏无力 , 乌鸡白凤丸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 非常适合女性在这个阶段调理使用 。 不过 , 最好在出血停止后使用 , 因其中的香附、丹参、川芎等药物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 可能会延长出血时间或增加出血量 。
3. 预防“早更”:中医认为 , 女性肾气不足时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 因此滋补肾气可以预防“早更”出现 , 并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
4. 男性也能用:中医的方子讲究的是对证 , 没有男女的限制 。 男性患上气虚或血虚类型疾病时 , 也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 , 例如慢性肝炎、胃下垂、盗汗、前列腺增生、阳痿 。
特别提醒
在有外感期间 , 或者体内有湿热的人 , 不能服用乌鸡白凤丸 , 此时应该以驱邪为主 , 滋补的药物要慎用 。
四物汤 最养颜
出身来历:中医养血第一方 。 最早出自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 , 当时有位蔺道人隐居在一个小山村 , 机缘巧合 , 他把治疗外伤的经验传授给了邻居 , 后来这位邻居成了外科高手 , 并把道人传的方子出版成书 , 就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其中就有四物汤 , 因为活血、养血效果很好 , 这个方子就广泛地用开了 , 后来更成了中医养血类方剂的祖方 。
名方组成
四味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