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种植技术要点指南

肉桂属樟树科植物,我市部分山区有种植 。据《本草纲目》记载,桂皮制后有利肝肺气之功效,可治心腹寒热、冷疾等症 。桂皮、桂枝、桂茎也可作香料,就连桂叶都可以用来榨桂油 。总之,肉桂真可谓全身是宝!肉桂生于亚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 。生长环境要求年平均气温20℃以上,不能低于2℃ 。怕霜雪,在18℃左右的雨季中生长最快 。种植技术要点如下:[div][div][/div]1 。选地整地:土壤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黄壤土最好,不适宜在地下水位高、含砂量大的土壤中育苗 。所有的土地准备都应该犁过,晒过 。表土白化后,垄宽1.2米,沟宽40厘米 。土块应该打碎并耙平 。宜选择坡地种植,因为坡地多为黄壤土,土壤疏松深厚,有利于深根植物的生长 。
2 。种子处理:2-3月,肉桂种子可在果皮紫黑色时分批采收 。回收的新鲜水果应在水池中清洗,去除果皮和果肉,然后在播种前拾取表面水分晾干 。种子不宜暴晒,不宜长期保存 。如果去市场买,需要摘新鲜饱满的水果,买回来,马上洗干净,晾干到地上 。
[div][div][/div]3 。播种方式:一亩地可播种50公斤左右,可播种也可不播种,株距6厘米左右 。播种后,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然后直接用水覆盖蕨草 。
[div][div][/div]4 。幼苗管理:播种20天后,幼苗长高6-7厘米,可以将蕨草去掉,搭建1.2米高左右的遮荫棚 。30天后,当幼苗的叶片大到手指时,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每15天喷一次 。也可以和杀虫剂、杀菌剂一起喷洒 。80天后,当幼苗长出5-6片小叶时,每亩可施复合肥50公斤 。冬至后,当幼苗长到30-35厘米高时,可以揭开棚架,控水控肥,将幼苗晒干,让叶嫩枝晒干至成熟发黄,保证次年2-3月移栽成活率高 。
[div][div]5 。种植管理:种植距离80-100厘米,种植后应浇足水 。每季度除草施肥一次 。前三年施氮磷肥促生长,第四年施钾肥 。第五年,当树的高度达到3-4米,直径约10厘米时,可以第一次收获 。收获后,根部会长出新芽,留下2-3棵粗壮的树,剩下的会被剪掉 。每年冬天,除了除草,还需要修剪下垂的侧枝和病虫枝,使树干笔直粗壮,以保证来年丰收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需结合冬春采收肉桂、桂枝、月桂叶,清除桂地病枝、落叶,集中焚烧,清园 。【肉桂的种植技术要点指南】
[div][div]6 。病虫害防治:肉桂病害主要有肉桂梢枯病、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而害虫主要有蝽象、樟树、肉桂木蛾、象甲、尺蠖(肉桂蚕)等 。肉桂苗期以防病为主要任务,每次喷施叶面肥时可混合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 。如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发生在移植后,可喷洒600次喷雾或3000次清洗 。如有害虫,可喷洒广谱有机磷复合杀虫剂“米虫灵”乳油,或马拉硫磷2000倍或1500倍 。如果天牛钻入树干或树枝造成危害,可以用药棉浸泡80%敌敌畏原液,插在虫洞内,然后用泥浆密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