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岭土分布和技术介绍 高岭土矿

高岭土矿(中国高岭土分布及技术引进)
所谓高岭土矿,是一种可以煅烧瓷器的白色粘土矿,所以人们也称之为“瓷土”矿 。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故称“高岭土”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高岭土的国家 。出现于3000年前商朝的雕刻白陶是由高岭土制成的 。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年中国高岭土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研究》
高岭土,国际通用的高岭土学名,来自中国景德镇东郊高岭村边缘的高岭山 。这个地区的粘土在清朝初期被极度开采,到了光绪年间逐渐衰落 。以洁白细腻著称,是制坯不可缺少的原料 。因此,当地的镇瓷工人用村名高陵来命名,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生产的瓷土 。后来推而广之,那些与高陵所产高岭土有相同产状和用途的,称为高陵,如幸子高陵、福洲高陵等 。
1712年,法国传教士安特·科莱(Ante Collet)在《中国瓷器的制作》一书中,直接用高陵村这个名字指代中国瓷土,并翻译成“kaoling”,由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音译,介绍到欧美矿物学界 。经过100多年的广泛使用,它成为了世界通用的名称 。
高岭土(又名观音泥、鳗鱼泥、膨润土、膨润土、粘土、白泥)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 。其化学分子式为Al4(Si4O10)OH6,除Al2O3外,还含有SiO2 。它的外观是白色软泥,颗粒细小,像面粉 。高岭土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与云母、应时、碳酸钙并称四大非金属矿物,是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 。
高岭土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按成分分类
根据其质量、可塑性和含砂量(应时、长石、云母等矿物的粒度> 50微米),高岭土天然产出的高岭土矿可分为煤系(硬)高岭土、软质高岭土和砂质高岭土三种类型:
1.硬质高岭土(高岭石):坚硬(硬度3 ~ 4),无塑性,碎,磨后可塑 。
2.软质高岭土(土状高岭土):质软,一般可塑性强,含砂质 。
3.砂质高岭土:软质,塑性一般较弱,除砂后强度较大,含砂量> 50% 。
根据原因分类
根据地质成因高岭土可分为两种类型:
1.原生高岭石:指风化后未受自然力搬运而与母岩残留在一起的高岭土 。我国南方生产的高岭土主要属于这一类型 。
2.沉积高岭石:指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受自然力作用而沉积,并混有各种杂质的高岭土 。中国北方的高岭土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
煤系高岭土,又称高岭石粘土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它是一种与煤共生的硬质高岭土,是一种可在煤矿开采中综合利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这是一种成因特殊的矿石 。以其特殊的物理和工艺性能,如耐火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分散性等 。,开发后可用于造纸、橡胶、涂料、化工、建材、冶金、陶瓷、玻璃、电瓷、石油等行业 。它是许多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矿物原料 。
煤系高岭土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已探明储量19.66亿吨,居世界第一,远景储量和估算储量180.5亿吨 。
中国高岭土资源分布
1.煤系高岭土
我国煤系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石炭-二叠纪煤系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并作为煤层的顶底板、脉石或单独的煤层独立存在,如大同、怀仁、朔州、内蒙古准格尔、乌海、安徽淮北、陕西韩城等地 。
准格尔永城矿区是世界上罕见的优质高岭土矿床,储量达8.11亿吨 。
中国煤系高岭土的分布规律

煤系高岭土储量:1亿吨
内蒙古
8.27
安徽省
4.80
山西
3.40
其他的
3.19
总计达
19.66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该类型高岭土矿床属于含煤建造沉积型,开采成本低,其加工方法主要有干磨分级、磁选除铁、超细磨矿、煅烧增白和超细改性等 。
2.软质高岭土
中国非煤系高岭土探明储量约10亿吨,其中软质高岭土储量占6% 。我国软质高岭土主要分布在广东茂名和广西北海 。
3.砂质高岭土
砂质高岭土是我国非煤系高岭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其储量的60%以上 。我国砂质高岭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合浦县、广东省茂名市和福建省龙岩市,三个矿区总储量占全国砂质高岭土资源的80%以上 。
中国高岭土技术现状
20世纪70-90年代,由当时国家几个部委联合组织的七五、八五等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改变了我国高岭土加工技术的落后状态 。同时,茂名、龙岩和煤系高岭土的发现以及选矿和煅烧研究成果的完成,也改变了中国高岭土产业的结构 。自茂名、龙岩、北方煤系土、合浦高岭土资源相继开发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高岭土的投入,许多技术力量都集中在高岭土开发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岭土的产量也大幅增加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开采加工各种高岭土资源的工艺、生产方法和产品特点 。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