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二 )


2、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3、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 。
有成绩也有不足 。本人将从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汲取营养、吸取教训 。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绩,更好的完成工作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2
“你若想自己有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每当遇到挫折,我总会想起歌德这句话 。
和孩子们一起的学习,生活,真的是很快乐,很难忘的 。上课时我把他们当成朋友,课堂是我们交流、互补的平台;下课了,我们在一起畅谈生活的经历,分享生活的乐趣 。我发现,小学老师真的应该把自己培养成艺术家,因为他们是真的在和生命交流,完成的是和灵魂沟通的大事 。而我自己,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很快的,一个学期将要过去,回首过去的日子,一幕幕都仿佛是在眼前 。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现做总结如下: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
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
二、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 。
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 。在识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 。我在教学古诗时,联系生活实际提问,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内容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自然而然感受作者的心情,体验诗歌的意境 。
三、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 。
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 。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 。学生的学习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不能只用认识智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实实地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忽视 。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 。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 。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从中也加强了肢体运作智能、交际智能和语言智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