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小知识内容 关于地震安全的小知识( 八 )


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 。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
原发布者:河西乡中心小学
学校防震减灾知识一、地震小常识1.什么叫地震?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3.地震来临时有前兆吗?这些前兆是真实的吗?我们可以用它来作判断吗?地震来临时一般是会有前兆的 。例如先来小地震再来大地震,地下电、磁、热和水等物质运动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界的神经,从而产生了地震前兆,但这些前兆也不完全可靠 。从地震监测的角度来分析,如果监测网精度和广度足够的话,我们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是否有大地震来临 。但也有些地震是没有前兆的,发生地震的原理比较复杂 。二、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
地震小常识
1.如何判断近震和远震
地震波到来时,若先上颠动明显,尔后左右摇晃,即为近塬;远塬,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 。
2.地震时在楼房内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墙角处,亦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的地方,如厨房、厕所等 。
3.地震时,在街上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砖块以及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可能会掉下伤人 。因此,地震时在街上走,要躲避建筑物、高压线(杆)等易伤人的东西落下,迅速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首先司机尽快减速,逐步刹闸;第二,乘客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 。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在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
5.地震时遇有毒气体扩散如何躲避
地震时,首先要弄清风向,朝逆风处避难 。避难场所尽量选择在高处 。行动时,要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