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节气开始,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寒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小寒饮食习俗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 。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
小寒节气防病养生攻略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是与二十四节气中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 。
饮食保养法则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 侵袭 。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 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 。当 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
起居要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 。” 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锻炼因人而异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冷的时段 。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 。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 。可每周参加2~3次的健身运动,如游泳、打网球、打保龄球等 。平时生活中要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 。另外,还 应注意室内通风,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小寒养生按摩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 。
1、头中心: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
可经常用掌心按摩,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
现代科学发现,人老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打这里,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
方法:可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捶打此穴 。
3、腹中心: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 。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六十下,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
4、手心: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
劳宫穴在心包经上,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的作用 。
方法: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
5、脚心: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
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治失眠 。
方法: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促进睡眠 。
【小寒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
推荐阅读
- 2寸的照片尺寸是多少厘米 7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
- 描写冬天雪景的成语 描写雪景的成语及其解释
- 佛手瓜的粘液弄到手上怎么去除
- 自己打的橙汁为啥苦
- 寓意好但少见的字 寓意好但少见的字推荐
- 草莓是寒性还是热性的
- 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比一般鸡蛋高吗
- 小寒节气的习俗及传统食物
-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结业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范围
- 未来科技的作文 未来科技作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