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菌?,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

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第一个,“青头菌”,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 。明明是红菇科红菇属的种类,却偏偏一脸葱茏 。初生时菌盖饱满、珠圆玉润,颜色浅绿或灰绿,好似发霉的过期食物,但该种完全无毒,人畜无害,且口感脆嫩,香气浓郁,在云南野生菌中属于“温良贤淑”之类型 。无需复杂烹饪,单是“青头菌盖饭”就令人垂涎三尺 。
第二个,“大红菇”,灰肉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菌盖深红色,曾被误认为是正红菇/R. vinosa,2009年在我国被记录为新种,因菌柄断面灰色,故名“灰肉” 。该种和“青头菌”同科同属,模样差不多,起初都是饱满型,后期伞盖变扁伸展,中部稍下凹 。具水果芳香,味甜,干制品煲汤尤佳,汤色亮红、口味清甜 。
第三个,“奶浆菌”,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红菇科多汁乳菇属,受伤处会流出白色乳汁,故曰“乳菇” 。菌盖初生时扁半球形,中间明显下凹,暗红色或琥珀色 。以初秋稻谷成熟之时为多,亦俗称谷熟,菌肉脆香可口,生吃微有甜味 。同科同属还有几个相近种类,如多皱乳菇等,统称“奶浆菌” 。
第三个,“鸡油菌”,云南鸡油菌/Cantharellus yunnanensis,色如母鸡肥油,子实体呈肉质喇叭形 。鸡油菌科鸡油菌属在我国有30多种,往往以“鸡油菌”统称之,但云贵两地产量最大的“鸡油菌”为独立种,真正的鸡油菌/C. cibarius仅产于吉林 。具体区别非常细微,一般人难以分辨,不管是哪个种吧,“鸡油菌”都是一样的好吃、安全 。
第四个,“黑皮鸡枞”,云南俗称“水鸡枞”,卵孢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不能算纯正的“野生菌”,养殖货几乎遍及全国 。该种和真正的“鸡枞”均属于白蘑科,共同之处是都有“根”,但鸡枞的“根”生于白蚁巢穴上,而“黑皮鸡枞”的“根”长在土中腐木上 。其子实体色泽暗黑,形如箭镞,菌肉脆嫩,也还算行吧 。
第五个,“鸡枞”,著名食用菌,口蘑科鸡枞属(蚁巢伞属)部分种类的统称,特指鸡枞/Collybia albuminosa 。其貌不扬,菌盖顶部有明显凸起,长成后边缘开裂乃至于卷起,就像一把破伞,颜值不高,说它是狗尿苔都有人信;然味道鲜甜香脆,几为菌中之冠 。可惜此物须与白蚁巢穴共生,至今不服王化,无法人工养殖 。

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菌?,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

文章插图
不喜欢吃野生菌的原因安全第一,保命要紧 。
野生菌子虽然美味但是,有一部分菌子有毒
野菌味道鲜美很好吃,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隹肴 。当到野菌生长的气节了,提醒大家在采收野菌的时候注意区分好菌和毒菌 。凭本人多年上山采菌的经验:毒菌不论是什么色,它的色彩都很鲜艳并且从生长到腐烂都没有昆虫咬过,这就是毒菌 。如果有昆虫咬吃,这说明这种菌没有毒,人可以食用 。最好大家还是不吃为好,免得误食中毒 。
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菌?,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

文章插图
黄濑头野生菌有毒吗黄濑头野生菌没有毒 。黄濑头野生菌子实体一般中等 。菌盖直径4-7.5cm,中凸,后微平展,盖缘幼时微内卷,无粘液,但有脂状感,少平滑,土黄色,橘黄色,褐黄色,后期多具龟裂状花纹 。菌肉淡黄色,乳黄色,伤后变成酒红色,近柄处尤甚,遇FeSO4液变绿色,遇KOH液呈橘褐色,鲜时无特殊气味和味道 。
野生菌为什么有点苦野生菌为什么有点苦,这个问题很高兴来参与回答,这野生菌的实体老化了,就容易变苦变酸,最后变质腐烂 。当然有些野生菌天生就是有点苦味的,就象我们自己种的蔬菜,就有香瓜和苦瓜等,属于自己的味道 。

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菌?,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

文章插图
菌子必须炒大蒜吗炒野生菌之最要放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1. 增香的作用 。对于增香的作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在制作任何菜品时,或多或少都会放入一些蒜片或是蒜末,而这样的目的可以达到增香提鲜的效果 。
【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菌?,云南无毒野生菌品种?】2、 辨别有毒菌类 。牛肝菌本身就属于一种菌类,而菌类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加入蒜的过程也可以直观发现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红色或黑色的状态就说明有毒菌混入在其中,这时候就应该格外注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