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盐 *** 流程 井盐( 三 )


大眼必须打到岩盐为止
上层是大眼,口径15-25公分
深约50至100多米不等
打大眼,一定要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
不能打成漏井,否则就只能报废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大眼打成后即打小眼
将钻杆顶端的圜刃形钻头换成小令牌头
继续往下凿井,直钻至100多米深
卓筒井一般深度为200米左右
凿一眼井大约需3个月
用工500多人
卓筒井要保证盐的产量
就要打“广井”
即要把井打在岩盐最凹处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盐卤
汲卤
取卤时
以楠竹作汲卤筒,插入楠竹套管内
楠竹下井之前
需再三确认它的干爽度、光滑度、坚硬度
只有完美达到要求,才可放心下井
否则很可能被卤水涨裂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
一筒可汲卤数斗
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此处不得不提一工具
——采卤车
又叫“花车”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乐盐纂要》对其稍有记录:
“汲竿上端,以竹片之性韧者作修绠……
井口设韩,载以轣辘[ lì lù ]……
二人脚更番以上下之,若桔槔[ jié gāo ]然,
使竿得以汲卤”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这种车轮
与以前的丝纺车极为相似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浓卤
各井盐产地的卤水浓度不一
川南卤浓,川东北卤淡
煎制淡卤费工、费时、耗燃料、成本高
因此浓缩卤水是制盐工艺中
一项很重要的卤水处理工作
传统浓缩卤水的 *** 分为
余热浓卤法和自然浓卤法
余热浓卤是利用煎盐过程中的余热
蒸发卤水水分
主要是在灶上做文章
有多锅浓卤、灶圈浓卤等 ***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自然浓卤则是利用风力、日晒
等自然条件蒸发卤水水分
井盐普遍采用晒灰浓缩法、
晒水浓缩法和枝条架浓卤法
现在在大英卓筒井井场
人们仍然能够见到古老的晒盐架
可以亲身体验先人制盐的艰辛与乐趣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滤卤和提纯
卓筒井盐追求的是质量
要生产出纯盐来
“滤卤”和“提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滤卤即是在煮盐之前
用棕树蓑衣片等排除水中的一般杂物
提纯即是在煎盐时
采取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层析等办法
尽量将杂质分离出去
还要加上适量豆浆、皂角
进一步去除卤水中的石膏等杂物
分离泹水,使之变得更为纯净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煮盐
为了使盐洁白,颗粒晶莹
煮盐时先用桐油刷锅去锈
将卤水倒入盐锅熬制
过程中加入豆汁去除杂质
适时加入菩提壳等促使卤水结晶成盐
熬好后,灶匠将有水分的舀入盐仓中
过滤掉水分,再把仓中的盐撮到炕床上
通过淋花水提胆,并用盐灶余热将盐烘干
即成食盐
除以上工序外
盐井的日常修溃补垮、掏塞捞物等工作
也十分重要
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的工具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目前,为保护和传承
世界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卓筒井”
大英县人民 *** 在卓筒井镇
搭建了一座卓筒井陈列馆
而卓筒井博物馆建设已纳入第二期保护项目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井盐 *** 流程  井盐

文章插图

瘦峋单薄的身躯
闪着古铜色一般的光亮
朴实的老农
就这样在风雨阳光中
默默无闻地延续着卓筒井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