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二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
(2)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
(3)指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
2、运用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
(2)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
(3)尝试化简 。
(4)汇报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
(6)出示例题,组织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
2、完成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2、4、5、6题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 。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