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学习;师肯定生的回答并引导其完善答案 。
①势力范围:让生用坐标将商朝的势力范围画在草稿本上 。使生确立商朝的势力范围大 。
②经济:以提炼知识的方式让生在书中找出商朝经济比夏朝进步的表现 。(提示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同时结合图片演示课件: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等手工业在商朝时已形成了 。
3.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
4.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
生在师的引导下动手画 。
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答案 。
生踊跃说 。
本课小结:
新课介绍完了,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看着板书复述一遍课文 。
七年级初中历史教案2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
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初中历史教案3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推荐阅读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
- 花灯怎么做简单又好看,花灯怎么做
- 长沙初中新生军训2022 10篇 初中新生军训感悟2022
- 2022西安初中生军训吗 2022初中生军训心得700字10篇
- 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是哪 北京是奥运会历史上第几个双奥城市?
- 历史上的吕不韦的个人生平是什么?
- 古代历史名人都是什么星座的
- 马的别称和雅称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是什么马的别称?
- 普通话的由来历史 普通话的由来简单介绍100字?
- 扁食的来历和传说简介 扁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