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 。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 。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六省市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
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 。生:不对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
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 。出示唐朝诗-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 。”“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
七年级初中历史教案4
开元盛世】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
【教学重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科举制的发)
引导过渡: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有哪些成就?请看第3课 。
一、“开元盛世”
推荐阅读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
- 花灯怎么做简单又好看,花灯怎么做
- 长沙初中新生军训2022 10篇 初中新生军训感悟2022
- 2022西安初中生军训吗 2022初中生军训心得700字10篇
- 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是哪 北京是奥运会历史上第几个双奥城市?
- 历史上的吕不韦的个人生平是什么?
- 古代历史名人都是什么星座的
- 马的别称和雅称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是什么马的别称?
- 普通话的由来历史 普通话的由来简单介绍100字?
- 扁食的来历和传说简介 扁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