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泡水喝的功效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 在生活中 , 有很多的药材 , 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 有些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 是一种很常见的进补的食材 ,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茯苓的.功效 , 一起去看看看 。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1
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作用 , 它可以将身体中的有害物质排出 。
2、增强免疫力 , 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它在体内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
4、抗肿瘤作用 , 白茯苓中含有一种叫白茯苓聚糖的成分 , 它有很明显的抗肿瘤的作用 。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
7、白茯苓可健脾 , 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 , 而且药性平和 。
二、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1、开胃汤
做法:茯苓15克 , 淮山药12克 , 谷麦芽各30克 , 鲜、干鸭胗各1个 , 煮汤饮服 。
疗效:治小儿消化不良 , 不思饮食 。
2、茯苓薏米粥
做法:茯苓、薏米各25克 , 陈皮5克 , 粳米适量 , 煮粥食 。

疗效:治小儿脾虚泄泻 , 小便不利 。
3、茯苓薏米饼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泡水喝的功效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做法: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 , 白糖适量 , 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 , 蒸熟 。
疗效:适合小儿食用 , 有和脾胃之效 。
4、苓陈皮姜汁茶
做法:茯苓25克 , 陈皮5克 , 水煎 , 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
疗效:有健脾和胃之效 , 可治妊娠呕吐 。
5、茯苓栗子粥
做法:茯苓15g , 栗子25g , 大枣10个 , 粳米100g 。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 , 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 , 搅匀 , 煮至栗子熟透 。可加糖调味食 。
疗效:茯苓补脾利湿 , 栗子补脾止泻 , 大枣益脾胃 。用于脾胃虚弱 , 饮食减少 , 便溏腹泻 。
6、茯苓麦冬粥

做法:茯苓、麦冬各15g , 粟米100g 。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 , 待米半熟时加入 , 一同煮熟食 。源于《圣惠方》 。
疗效:茯苓宁心安神 , 麦冬养阴清心 , 粟米除烦热 。用于心阴不足 , 心胸烦热 , 惊悸失眠 , 口干舌燥 。
茯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2
一、茯苓的功效: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如偏于寒湿者 , 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 , 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
偏于湿热者 , 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 , 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 停聚化生痰饮之症 , 可用半夏、陈皮同用 , 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 , 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 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 , 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 , 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可用为补肺脾 , 治气虚之辅佐药 。
二、茯苓的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 , 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 , 而药性平和 , 利水而不伤正气 , 为利水渗湿要药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 , 不论偏于寒湿 , 或偏于湿热 , 或属于脾虚湿聚 , 均可配合应用 。如偏于寒湿者 , 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 , 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 , 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 , 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用于心悸 , 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 , 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 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用于脾虚泄泻 , 带下茯苓既能健脾 , 又能渗湿 ,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 , 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 , 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有可用为补肺脾 , 治气虚之辅佐药 。用于痰饮咳嗽 , 痰湿入络 , 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 , 又具健脾作用 ,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 停聚化生痰饮之症 , 具有治疗作用 。可用半夏、陈皮同用 , 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 , 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