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尊重每一位学生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关怀中得到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所在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均衡发展 。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更谈不起均衡发展了 。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如何语文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 。
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 。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 。”“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每一个学生在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均衡发展 。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措施
1、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 。
语文课堂属于班级的每一份子,任何人学习的权力都是不可剥夺的,教师教学时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不能带有个人喜好 。农村小学生在心理上更为脆弱,容易产生不好的幻想,教师某方面做不到位会使得农村小学生觉得教师不重视自己 。教师在教学中应一视同仁,避免出现差别对待 。教师应该同农村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在学习上需给予农村小学生一定的帮助,在生活上同样需要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遇到一些人文情怀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正能量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消除不良心理,快速融入学校生活 。
2、改进教育理念 。
教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则是改变传统第一主角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引路人 。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作用已经被淡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仍旧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对学习的主观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成为教学绝对主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3、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培养兴趣能够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显得更加平淡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学生为提高考试分数而强迫自己学习语文知识,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提问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从潜意识里开始喜欢语文,并自觉学习语文知识 。在此教学环境下学生便会不自觉发问,久而久之学生便会逐渐培养其对语文的兴趣,并学会通过自己的提问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
4、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小学生在课堂上难以主动学习课堂知识,外面的世界永远比课堂精彩得多 。不当的教学方式也只能让小学生规矩地坐在教室中,却难以留住小学生的思绪,时不时的走神仍然频发在每个小学生身上 。小学生由于经历较少,课本介绍的内容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也就无法产生兴趣 。
但并非毫无办法,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学生这种心理特点设置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答案截然不同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推荐阅读
- 一年级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 初中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重点常见教学方法
- 小学生活的乐趣作文 元旦的乐趣小学作文
- 2022年杭州市语文中考作文 2022杭州市语文中考作文
- 七年级语文叙事作文题目优秀范文
- 2022石家庄中考作文范例 2022年中考作文范例
- 鼻子一酸是什么意思小练笔30字五年级 鼻子一酸是什么意思小练笔200字?
- 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文案190句
- 小学生写春节的作文 小学生的快乐的春节精品作文
- 小学六年级作文素材 六年级庆祝春节的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