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五首就是以三种不同的素材组合而成的 。左手是很连贯的歌唱性旋律 , 右手的小短句如同伴奏音型一样 , 三个音一组弹奏时 , 要把前两个音连起来后一个音断开 , 听起来生动、典雅 。第三小节是分解 *** 琶音的华彩句 , 要弹的干净、明亮 , 万万不可弹成连音 。整首曲子都是以这三种音型交替、穿插变化发展而成的 。只要把握住这一点 , 就可以使曲子弹的生动活泼 。
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一首 , 在弹奏时要注意中声部的旋律是以双手交替来完成的 。为了使音乐的线条清晰 , 练习时可以先单手进行 , 而后再将这个句子自然从容的弹出 , 在这种地方要认真倾听两手衔接处力量是否均匀自如 。
在巴赫复调作品中 , 不论是模仿、对位或者衬托 , 各个声部的重要性也时有变化 。在注意主声部的同时 , 也不能忽视其它声部 , 再弹奏中要注意它是怎样进来 , 继而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各个声部的力度色彩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 但又相互联系 。为了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指去弹奏出合乎逻辑的乐句 , 使自己有良好的复调听觉 , 分声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
在完成巴赫创意曲作品的学习后 , 就将进入体现巴赫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 , 即对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学习 。《平均律》共分两卷 , 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 , 每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 。前奏曲和赋格曲连在一起 , 既形成对比 , 又起着补充作用 。前奏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流动 , 音乐思维富于幻想 , 赋格曲的形式则非常严谨 , 音乐思维是严格集中的 。
巴赫的前奏曲在《平均律》中往往起着引子的作用 , 但它也有其独立的意义 。一般来说 , 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 , 它的速度通常较快 , 这是极好的手指技术练习 , 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 。例如 , 之一卷中的第五首D大调前奏曲 , 第十一首F大调前奏曲等 。另一种是采用复调手法 , 由多声部构成 , 它很象赋格 。例如 , 之一卷中的第十二首F小调前奏曲 , 第十四首升F小调前奏曲等 。
赋格曲在复调音乐中是更高和最复杂的表现形式 , 它的形成是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 只有在巴赫的创作中赋格才获得了完美的体现 。巴赫的赋格曲 , 并不完全是抽象的音乐曲 , 它不仅有严密紧凑的哲理性 , 在形式上的变化层出不穷 , 而且还充满了诗意的感情 。赋格曲常是由几个独立声部组织而成的 , 先由一声部奏出主题 , 其他各声部做先后模仿 。主题一开始用主调 , 第二次出现用属调 , 第三次出现回到主调 , 这样变化发展直至曲终 。在同一声部前后两个主题之间还有可能出现副题 。主题先后出现于各个声部 , 成为呈示段 , 不包含主题的段落叫插句 。赋格的结构是呈示段与插句的交替交换 , 它通常都是一个音乐主题 , 表现一个音乐形象 。有时也会遇到有二、三个主题的赋格曲 , 但其中材料往往都属于基本的之一主题 。之一主题体现了主要的、主导的思想 , 从而也决定了作品的性质 。赋格曲中少于两个声部是不可能的 , 最普遍的是三或四个声部的 , 五、六声部的作品就很少很少了 。
巴赫《平均律》是非标题性音乐 , 从表面上看不出作曲家所想表现的是什么 , 但是从巴赫的思想特点和完整统一的形象思维来看 , 我们可以了解巴赫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由于巴赫所处的复杂时代 , 受宗教影响极大 , 所以他常借宗教题材反映人民的痛苦 , 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同情、感伤和歌颂 。同时巴赫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 而非标题音乐则包括了当时社会所不能论的语言 , 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 , 反映了社会 。如:在《平均律》中 , 之一卷降E大调前奏曲是表现宗教圣咏的 。第二卷升F大调前奏曲表现出沉思的哲理 。之一卷F小调赋格则表现出幻想以及悲剧性 。之一卷的D大调赋格却表现出强烈的英雄性等等 。而表现民间风俗 , 生活气息的作品在《平均律》中也有不少 。如:之一卷E大调前奏曲就具有强烈的牧歌风味 。第二卷F小调前奏曲表现出淡雅的田园风情 。之一卷升C 小调赋格 , 则表现出强烈的欢乐性等等 。由此可见巴赫的创作本质是:世俗音乐同复调音乐的结合 , 宗教思想与启蒙思想的结合 , 结构性与旋律性的结合 。
推荐阅读
- 闹闹 十二星座每周运势吉凶4.27-5.3
- ATS星译社 十二星座每周运势解析4.27-5.3
- 判答 十二星座每周运势吉凶4.27-5.3
- 艾菲尔 十二星座一周运势解析4.27-5.3
- 十二星座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 十二星座男生风流排行榜
- 十二星座男人深爱表现有哪些?
- 十二星座到底都在八卦些什么话题
- 2019年十二星座实现暴富的方法
- 狂月天时 十二星座每周运势4.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