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重难点 重 点: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
难 点: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 。
2)、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
1、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雅典的共和制度,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能力 。
2、让学生搜集古希腊、古罗马的有关奴隶生活状况的材料,使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3、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它们都采取了积极的对外交流政策,这是他们强大的重要因素,由此使学生对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显示自学提纲:
1、希腊早期文明叫什么?由哪两个文明组成?距今多少年左右?
2、评价伯利克里?
3、罗马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什么战争?何时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罗马帝国何时建立?第一任皇帝是谁?哪一年分裂?哪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它标志着什么历史结束了 。
2)、按自学提纲自学 。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 。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
2、师生互探 。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 。
3、教学内容:提问1: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
(一) 雅典城邦的繁荣
1、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
2、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谁当政?
3、雅典处于全盛时期表现在哪些方面?
4、希腊为什么衰落?(斯巴达、雅典长期争霸)
(二)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共和国何时建立的?罗马共和国的行政长官称为什么?由什么样的人担任?
古罗马怎样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罗马共和国是怎样被罗马帝国取代的?
罗马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 。
4.课后小结:通过学习了解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以及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
5、学生熟记本课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
1、教师多媒体出示训练题、提高题 。学生当堂回答,及时巩固新知识 。
2.布置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3课部分重点内容,学生当堂完成 。
3、教师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4.自主学习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自主备课记录
思政课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
推荐阅读
-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与设计
- 七年级英语微课教学设计 历史七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 四川云课堂下载 四川云教课堂IPTV观看指南
- 四川云教电视课堂用电信IPTV怎么看
- 四川云教电视课堂移动网络电视收看方式
- 四川云教课堂联通网络电视观看步骤
- 四川云教电视课堂回放 四川云教课堂用广电网络电视怎么看
- 一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下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推荐
- 语文版一年级语文《燕子妈妈笑了》课文及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月亮和云彩》课文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