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动词中,看出翠鸟什么.蹬,叼,贴( 二 )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从这些动词中,看出翠鸟什么.蹬,叼,贴】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