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动词中,看出翠鸟什么.蹬,叼,贴( 三 )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