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下册( 二 )


设计目的: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的内容,了解穷人的穷困生活,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
二、活动二:感悟“富有”
1、导语:同学们,课文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但我们却从文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穷人的“穷” 。同样文中一个“富”字也没有,但在字里行间同样能感受到 。
2、默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渔夫夫妇的美好品质 。
应变预设:引导学生理解何为“富有” 。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重点的文段,同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外貌等方面体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
《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法,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
教具准备:
1.课件 。
2.学生收集相关人物的文字、图片资料 。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生字 。理解“简陋”、“烙印”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等成语 。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
教学重点:
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
1.回顾学过的语文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从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启发?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 。板书课题 。
3.围绕课题质疑 。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
(2)自由读,大声读,放慢速度读 。
(3)难读的句子要来回多读几遍,力争将课文读通读顺 。
(4)读书用心记,思考有凭借 。
2.学生读书,师巡视,纠正错误坐姿、读姿 。
3.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 。
三、检查读书,初步解疑 。
1.指生读书 。(每人一个自然段)
2.学生评读 。
3.教师总评 。
4.解疑:(1)拜谁为师?(2)结果如何?
5.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感知课文 。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看几至几自然段是写莫泊桑拜师的?
(2)共几次拜师?
(3)每次拜师,福楼拜是怎样给予教导的?
2.小组读书,合作学习 。
3.班级交流,师适时板书 。
4.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随堂小练习” 。
莫泊桑是( )世纪( )国的作家 。学习了这一课,你认识了( )的莫泊桑,认识了( )的福楼拜 。从莫泊桑拜师学习写作的经历中,你受到的启发是( ) 。
5.课堂总结 。
五、课外拓展 。
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练习写一小段话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
2.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
教学重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
教学难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昨天学习了21《莫泊桑拜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了几部分来写得呢?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三部分 。拜师原因----拜师经过----拜师结果其中,拜师经过详写 。)
3.莫泊桑是一位什么样的学生?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品读课文,结合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来细细感悟 。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目的让学生体会莫泊桑对写作的酷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