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肺常识( 三 )


七、练“咝”字功: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地方,然后用鼻子缓缓地吸进新鲜的空气,当吸入最大限度时,再缓慢地呼出 。呼出气体时,两唇微微张开,嘴角向后咧,舌尖抵上下牙之间的缝隙,默读“咝”字,让气体从舌两边排出,当气体完全呼出后,再进行第二次呼吸,重复36次 。
此方法对呼吸气促、咳嗽痰多和秋季预防感冒及护肺养肺等有很好的疗效 。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都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秋季是燥气当令的季节,也就是俗称的“秋燥” 。秋燥之气又以中秋为界,分为“温燥”与“凉燥”,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都会使人皮肤干燥、体液缺乏 。
中医认为,秋燥之气最易伤肺 。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且与皮肤和大肠有密切的关系 。冷空气到来后,最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加上抵抗力减弱,就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 。扁桃体炎、气管炎、鼻炎和肺炎,在老人与儿童中尤其好发 。
因此,历代医学家都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秋季养肺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中药调理、饮食调补、按摩疗法等 。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补是最基本的养肺之法 。这里推荐几种养肺果蔬:
梨肉 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 。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则效果更佳 。
葡萄 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 。生食能滋阴除烦 。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都有益处 。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
大枣 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等功效 。中医常用其治疗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
柑橘 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口渴、伤酒烦渴等症 。
甘蔗 汁性平味甘,是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中医常把其作为清凉生津剂,能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
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 。生食鲜柿,对肺痨咳嗽、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都有良效 。红软的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
饮食调补还可以多吃些百合汤、梨汁、藕汁、生姜汁、梨粥等 。
除了饮食,按摩疗法也可养肺 。不少人的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容易伤风、流涕 。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这种症状 。每天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用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到30次,有助于锻炼肺部的功能 。
1、去登山——健肺 。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 。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 。此外,立秋后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作用 。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项运动 。
2、重食疗——润肺 。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
3、笑一笑——宣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 。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
4、深呼吸——清肺 。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 。介绍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呼吸法,不妨一试,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 。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 。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
5、按摩操——护肺 。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两组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 。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