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四 )


其次 , 创设问题情境 , 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 , 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
因材施教 , 保持兴趣 , 减少坡度 , 这一点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 , 不堪负重 , 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 , 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 , 打击学习的信心 , 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
三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 , 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 。因此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有多重、有多大”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 ,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通过测量自己的体重 , 加深对重量单位的理解;通过测量教室的面积 , 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些活动的时候 , 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 , 互相看 , 自己动手 , 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 ,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
三、结合基础知识 , 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 也发展他们的智力 , 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 , 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分数的分子或分母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 , 再根据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分数的读、写法时 , 在举几个例子之后 , 引导学生总结读、写分数的方法 , 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
四、巧妙渗透环保教育 , 关心环保 。
在教育过程中 , 出现一些应用题 , 如:“学生有30张彩色纸 , 做纸花用去11张 , 做小旗用去9张 , 还剩多少张?”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育外 , 还应该教育学生做完纸花后的纸千万不能乱丢 , 应养成讲卫生 , 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 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 。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比较小 , 自主能力比较差 , 加上(1)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 (3)班学生没有尖子生 , 特别是有好几个差生:像雷宝华、李文杰、邓婉珩、蔡晓静、曾浩贤 , 苏志森 , 杨泽坚等的数学一直跟不上 , 他们由于本身的基础差 , 再加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数学科越到高年级越难跟得上 。特别是雷宝华、李文杰、苏志森平时作业根本不能完成 , 考试不交试卷 , 老师看着他做一次考试要三小时都难完成 。所以导致本期教学成绩不够理想 , 数学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但下学期开始我会针对他们制定一套教学方法 , 希望能改变他们 。我一定会加倍努力 , 尽心尽责 , 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 。
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5
三年级数学教学 , 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 分析、综合潜力 , 决定、推理潜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 敏捷性等 , 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潜力 。透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 ,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 采取有效措施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取得的成绩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
1、备课 。
学期初 , 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 , 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 , 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 , 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 , 在整册书中的地位 , 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 , 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 , 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 , 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 , 设计好练习 。
2、上课 。
(1)创设各种情境 , 激发学生思考 。放手让学生探究 , 动手 , 动口 , 动眼 , 动脑;针对教学重 , 难点 , 选取学生的探究结果 , 让学生进行比较 , 交流 , 讨论 , 从中掌握知识 , 培养潜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 , 巩固知识 , 构成潜力 , 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