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 简单按摩祛疾病( 三 )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
2.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 , 停留一段时间 , 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最为常用 。 拇指或示、中、环指面着力 , 按压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 , 称指按法 。 用单掌或双掌掌面或掌根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某一部位 , 称掌按法 。
(二)动作要领
1.按压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 操作时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 , 由轻逐重 , 稳而持续 , 使力达组织深部 。
2.拇指按穴位要准确 , 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觉为度 。
摩法
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 , 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 以腕部连同前臂 , 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 。 具有和中理气 , 消积导滞 , 调节肠胃蠕动 , 活血散瘀和镇静、解痉、止痛等作用 。 刺激轻柔缓和舒适 , 常用于按摩的开始 , 以减轻疼痛或不适;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 , 治疗脘腹胀痛 , 消化不良 , 痛经等病症 。
(一) 方法与步骤
1.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省力 , 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 。
2.肘关节要微屈 , 腕关节要放松 , 指掌关节自然伸直 , 轻轻放在体表上;腕部要连同前臂在皮肤上作缓和协调的环旋移动 。
(二)动作要领
1.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匀往返的连贯操作 。
2.每分钟频率约为120次 。
3.用力不可太重 。
拍击法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 。 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3种手法 。 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 , 舒展肌筋 , 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 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处 。 缓缓的拍打和叩击 , 常用于运动后加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 , 频率较快 , 持续时间短的切击 。  , 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 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
(一)方法与步骤
1.拍打时 , 两手半握拳或五指并拢 , 拇指伸直 , 其余四指的掌指关节屈曲成空心掌 , 掌心向下 。 叩击时 , 两手握空拳 , 尺侧面向下 。 也可用5个手指或3个手指或一个手指指端叩打在一定的部位上 。 切击时 , 两手的手指伸直 , 五指并拢 , 尺侧面向下 。
2. 两手有节奏地进行上下交替拍打 。
(二) 动作要领
1.拍打时 , 肩、肘、腕要放松 , 以手腕发力 , 着力轻巧而有弹性 , 动作要协调灵活 , 频率要均匀 。
2.叩击和切击时 , 以肘为支点进行发力 。 叩击时肩、肘、腕要放松;切击时肩、肘、腕较为紧张 , 力达组织深部 。 动作要协调、连续、灵活 。
抖法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 。 肢体抖动法时 ,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 , 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 。 肌肉抖动法时 , 用手轻轻抓住肌肉 , 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 具有疏筋通络、放松肌肉、滑润关节的作用 。 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 , 常用于消除运动后肌肉疲劳 , 是一种按摩结束阶段的手法 。
(一)方法与步骤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 。
1.用肢体抖动法时 ,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 , 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上肢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动 , 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动) 。
2.用肌肉抖动法时 , 用手轻轻抓住肌肉 , 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
(二)动作要领
动作要连续、均匀 , 频率由慢到快 , 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 , 频率一般较快 , 用力不要过大 。
运拉法
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 , 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 , 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 。 具有滑润关节 , 舒筋活血 , 防止或松解关节粘连 , 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和纠正小关节处的微细解剖位置改变等作用 。 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腰部 。 常在按摩的后阶段使用 , 能增进关节的活动幅度和消除关节屈伸不利等疲劳性酸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