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4不适症状 中医保健轻松调理

孕妇生完小孩往往身体都很虚弱 , 体质也没有生产之前结实 。 这时候 , 就需要好好的进补 , 产妇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产妇吃什么好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下 , 中医保健法是如何来调理的:
1、体虚
体虚是产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 。 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 , 都会导致新妈妈气、血、津液的耗损 , 就算平时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 。
调理法:
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妈的身体尽快恢复 , 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 , 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枸杞、山药、桂圆、核桃仁、黑芝麻、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 。
2、多汗
由于产后需要排出体内积存的大量水分 , 所以新妈妈出汗是正常的 。 但如果出汗过多 , 感觉到口干舌燥 , 或者超过一周仍然汗出不止 , 说明是气虚不能固表 。
调理法:
可以服用玉屏风散(丸) , 也可以服用浮小麦羊肚汤 , 即取浮小麦50g用纱布包好 , 羊肚200g切片 , 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 , 喝汤吃肚片 , 会起到一定效果 。
3、乳房肿痛
很多新妈妈都会遭遇急性乳腺炎 。 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汁结块排乳不畅、发烧和怕冷 。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 , 就会继续发展成乳房脓肿 , 最后脓肿破口流出脓液 。
调理法:
可用油木梳背部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刮摩;也可外用如意金黄散和米醋调开涂抹乳房 , 随干随换;或把仙人掌去刺后捣成泥外敷 , 一天敷2~3次;也可以服用中药粥 , 方法是蒲公英60g、金银花30g先煎汤 , 再下粳米100~150g在汤中熬成粥 , 不拘时喝 。
4、便秘和痔疮
产后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便秘 , 引起痔疮 。 加上分娩时会阴伤口的疼痛 , 很多妈妈一想到排便就会有一种恐惧感 , 也促使便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调理法:
可以服麻仁润肠丸等润肠类中成药 , 还可以选择药膳 , 如取核桃仁5个捣烂;桃仁20g去皮捣烂;黑芝麻20g炒熟研烂;蜂蜜50ml(找到两样以上即可 , 配齐更好) , 与适量粳米煮粥 , 早晚喝 。
产妇剖腹产后饮食如何调理
乳汁是母亲血液的一部分 , 乳房发育正常的情况下 , 只要母亲气血充足 , 乳汁的分泌也就充足 。
而剖腹产手术中的失血容易造成产妇气血两亏 , 从而导致产妇乳汁分泌减少或缺乳 , 使婴儿多以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为主 , 这类婴儿比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难带 , 所以更易造成母亲的疲劳 。
通过阴道分娩的胎儿 , 头部、身体由于宫缩受到挤压、摩擦 , 使他们身体、心理的发育得到最后一次强化 , 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自我适应 。 因此 , 他们的外界适应能力强 , 生命体征稳定 , 心理发育良好 。
而剖腹产的婴儿由于缺乏产程的影响与训练 , 外界适应能力不强 , 心理发育也不如阴道分娩的胎儿 , 且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剖腹产儿综合征 , 往往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与训练 。
除了上述原因外 ,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剖腹产使产妇的身体受到重创 , 造成气血两亏 , 如不及时补充营养、注意休息 , 这时吃母乳的婴儿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 , 如易惊、多汗、胃口不好、便秘、免疫能力差等 。
胎儿的出生应尽量顺其自然 , 绝不要轻易要求剖腹产 。 而由于难产必须做剖腹产的产妇 , 在术后应注意休息 , 在饮食上多食用一些补气血、补肾的食物 , 尽早恢复健康 , 同时也为宝宝提供优质的乳汁 , 确保宝宝正常地生长发育 。
下面介绍一些食疗方 , 剖腹产及顺产的产妇都可食用 。
【产妇4不适症状 中医保健轻松调理】取当归5克、黄芪3克、通草5克 , 每天用这三味中药煮成一碗药汁 , 在给产妇吃的各种食物中都加上一勺 , 这样中药的气味不重 , 又能起到补气血、通乳的作用 。 同时 , 三味中药的用量不大 , 适合身体虚弱的人慢慢调补 , 而且不会上火 。
把红枣洗净后放入铁锅炒到表皮发黑 , 放入瓶中待用 , 每天取炒过的红枣4~6粒 , 桂圆4~6粒 , 冲水泡茶经常饮用 。 内火重的人 , 可以加枸杞子6~10粒一同饮用 。
红枣经铁锅炒制后具有暖胃的作用 , 同时炒制后的红枣易于泡开 , 能全面利用其营养成分 , 所以每天饮用此茶能起到补气血、调脾胃、治失眠、止虚汗的作用 。
取鳝鱼1斤、瘦猪肉半斤 , 放入生姜5~8片、葱2~3根、蒜10瓣 , 再加入调味品红烧 , 经常食用可以起到补肾、去肾寒、补血的作用 , 可以治疗浑身酸痛、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