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裂变分销的5大玩法 如何做好裂变分销?

如今C端市场已经十分饱和 , 不少人转战B端市场——以企业作为服务主体;但是有没有试过用C端的方法来做B端市场?本文作者以自身经验分析了ToB运营如何用裂变分销玩法 ,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本篇文章更适合做 B 端市场、运营的小伙伴 , B 端的市场运营一直难以像 C 端活动一样 , 玩出炸场的感觉;我认识的一位优秀的市场人曾经这么说过:“用 To C 的玩法来做 To B 的市场 ,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因为大部分 To B 公司都不会这么玩” 。
我们在 8 月 12 日上线了一个裂变分校活动——9.9 包邮一件“游戏数据分析知识图谱”的超大桌垫(90*40cm) 。
活动上线 3 小时 , 库存 1000 件直接售罄;活动上线 6 小时后 , 1500 件售罄;临时涨价至 14.9 包邮 , 在活动上线 22 小时后 2000+ 件全部售罄 , 活动结束 。
这个数字相对于很多 To C 端的活动来说 , 并不是特别震撼 , 但对于我们目标客群所在的垂直小圈子来说——本次活动在22小时内获得累计 5357 次访问 , 41% 购买转化率 , 几乎实现了刷屏级的效果 。
本篇文章可能对你有哪些价值:
  • 一个适用于 B 端的分销项目过程拆解;
  • 如何更体系化的操盘一个分销项目;
  • 关于 B 端市场玩法 C 端化的思路分享 。
2019年 , 运营研究社的《运营技能地图》成为互联网圈子里首个刷屏的地图/图谱类产品 , 后来陆陆续续各行各业出现各种地图 , “新媒体写作知识地图”、“社群商业模式设计地图”、“朋友圈成交地图”等等——这两年我自己收藏的各类地图的电子版加起来也有五十六张 , 大多数都是以电子版的形式在各个社群里流传 。
虽然人人好像都对知识地图这种形式乐此不疲 , 但也很少有团队会真的把它做成实物产品 。
曾看过这样的观点:“因为微信的去中心化 , 不同圈层用户的朋友圈是孤岛;所以同一个爆款运营玩法 , 在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人群中都可以再「复制」一遍 。 ”
所以 , 我们这一次的活动更多是基于这个理论的一次实践;把这个火了两年的知识图谱创意用鼠标垫的形式呈现出来 , 在游戏行业(可能还没有被裂变分销洗过的一个圈子)里“复制”一遍 , 居然真的成了游戏行业内的刷屏案例 。
一、项目背景我司是一家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 To B 软件公司 , 产品客单价相对较高(3-100万不等) , 目前主要面向互联网行业 , 尤其聚焦游戏行业 , 目标客群主要是游戏公司的运营、数据分析师、产品、制作人等 。
今年 , 我们市场团队的考核是带来更多销售线索及提高公司产品在游戏细分领域内的知名度 。
因为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 , 今年很多公司的营销都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特别是线下活动的举办受阻 , 更明显的一件事是:大家花钱都更谨慎了 。
去年还能在运营圈里看到各种29-99之间价位不等的“摆摊售卖”行为 , 不管是桌垫也好、书也好、课程也好 。
今年疫情导致线上各种活动流量暴涨 , 春节期间随便搞一场直播都能上千人报名 , 到半年之后各家的直播间都是寥寥无人 。
估计大家都发现了:今年流量最好的基本都是0元送、免费领之类的活动 。
这个大背景导致我们对于是否要做分销活动犹豫不定 , 但是如果做一场为公众号增粉的免费领活动 , 好像对于品牌、线索都没有什么帮助;加上我们也有一定的预算可支配 , 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尝试的可能 。
如果用户花钱更谨慎了 , 那我们就给用户送钱吧 。
所以 , 我们最终决定上线分销活动 , 并将产品定价为 9.9 元包邮的亏本价 , 并给用户提供 50% 佣金 。
二、项目目标从品牌层面来说 , 我们希望包装一个营销事件 , 提升公司在游戏行业的影响力 , 打造“专业的游戏数据分析平台”的 IP 印象;从更直接的线索获客层面 , 能拿到更多真实、精准的游戏行业目标客群名单 , 为后续市场团队孵化培育线索搭建自有的私域流量池 。
三、项目准备阶段6 月我们开始筹备一场线下大会的时候 , 决定把”桌垫分销活动“融入其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