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故乡(走进“恐龙故乡”探索史前生物)
云南禄丰“地表发现恐龙化石”话题词条登上热搜 。被誉为“恐龙之乡”的云南魏初禄丰 , 因为恐龙化石的发现 , 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世界各地的游客、专家、学者来到这里 , 踏上这片埋藏着许多谜题的神奇土地 。
大洼恐龙山
“沿着这条小路走下去 , 我们将拜访一位沉睡了1.8亿多年的地球霸主 。”顺着导游的指引 , 采访人员走进了陆凤龙动物群化石的首次发现地、恐龙化石的主要产地——大洼恐龙山 。据介绍 , 在这座面积4.5平方公里、方圆最高海拔1661米的小山红棕色的土壤中 , 发现了110多具恐龙化石 。
大洼恐龙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院士雕像
放眼整座城市 , 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埋藏着无数的古生物化石 。早在1938年 , 陆丰就因发现中国第一块恐龙化石而闻名中外 。多年来 , 国内的发掘囊括了晚三叠世至早、中、晚侏罗世的恐龙 , 以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密度之高、保存之完整、地质历史之悠久 , 一次又一次震惊了全世界 。除了丰富恐龙骨骼化石 , 陆丰还产出了恐龙胚胎、恐龙遗迹化石、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早期哺乳动物 , 对研究恐龙、鳄鱼和早期哺乳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 , 自1941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院士在《徐氏》中命名禄丰龙以来 , 禄丰及其周边地区已有25属38种恐龙被命名 , 禄丰恐龙动物群成为世界上最丰富的动物群之一 。
世界恐龙谷馆的专家正在修复化石 。
“这些宝贵的财富既是我们的骄傲 , 也是我们的责任 。”陆丰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说 。为了保护陆丰丰富的化石资源和地质遗迹 , 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批准建立陆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基于世界级恐龙化石资源的世界恐龙谷应运而生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 , 现已成为集地质遗迹保护、科研交流、科普展览、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王涛自豪地说 , “恐龙谷对外开放以来 , 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研究恐龙化石 , 扩大古生物知识普及 , 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 , 认识其发展规律 。”
世界恐龙谷化石展区展出的恐龙骨骼
大洼恐龙山一号馆徐氏中的禄丰龙化石
恐龙谷由“恐龙遗址科研观光区”和“侏罗纪世界旅游区”组成 。前者主要是以化石遗址为主体的化石展区 , 展示陆丰出土的100多只恐龙的历史和70多具完整的恐龙骨骼的展示 , 后者则开发为观光娱乐区 , 再现古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世界景观 。“一直以来 , 我们都在以‘地方保护、永续利用、科普交流、人类共享’为宗旨建设恐龙谷 , 希望为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预留一个探索生命密码的科研场 , 同时让游客走进侏罗纪世界 , 分享地球存活数亿年的奇迹 。”云南恐龙谷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昆说 。
世界恐龙谷化石展区展出的恐龙骨骼
穿越浩瀚时空空隧道的化石向我们传递着古老而神秘的信息 , 使我们能够探索和解读地球生物的兴衰 。它是研究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科学基础 , 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有力见证 。“从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 , 我们可以更多地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 , 以及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游海璐博士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化石保护和研究的深入 , 恐龙之乡陆丰的古遗迹必将成为世界重要的史前自然资产 。
【走进“恐龙之乡”探秘史前生物 恐龙之乡】
推荐阅读
- 揭秘“头发酱油”,看完值得警惕! 头发酱油
- 中国红瓷器(组图 中国红瓷器)
- 接吻鱼为什么“接吻”呢? 接吻鱼为什么接吻
- 文章马伊琍“婚变始末” 马伊琍和文章
- 美国著名的“寂静之城” 寂静之城
- 五大风水常识 让你以后避免“负能量”
- 这7家“老字号” 北京百年老店
- “五刑”就是酷刑吗? 五虐之刑
- 周汝昌:书法“久传之秘” 周汝昌书法
- 中国版“塔莎奶奶 奶奶的傻瓜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