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
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 。全班交流 。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 。试背 。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接着来领略她月下的风采吧 。
五、境中悟幻,启发写作
1、老师范读,你看到了什么?
2、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3、学习作者想象丰富
六、拓展延伸,深化感情
1、这么美妙的墨竹作者怎么能不喜欢呢?
2、自然界中,还有好多事物像墨竹那样值得赞美的,如青松、腊梅、荷花、仙人掌、小草、蜜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
教学目标:
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 。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 。(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
4、我国当代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 。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
2、学生交流大意 。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 。(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 。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 。(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
推荐阅读
-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电子版新修教案指南
- 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教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六年级语文《浪淘沙》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
-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杨柳》课件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世纪宝鼎》课件教材
- 六年级语文上册《小抄写员》课件素材
- 小学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素材
- 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电子教案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归纳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