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学期教学总结 地理老师学期教学总结( 二 )


2.本学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图片 , 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
3.加强组内教师的相互交流 , 互相听课 , 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听课任务 , 并通过互相学习 , 取长补短 , 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
二.教育教学科研以日常教学活动为基础 , 并贯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
1.我能够利用教研活动学习相关课题材料 , 并争取机会与校外、区外进行交流学习 。
2.贯彻科研落实课堂的原则 , 继续推进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 使我组的课题《地理课堂常规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探索》获得较大的进展 , 并进行了中期汇报 。

3.我积极撰写教学经验文章、论文以及相关案例并获得了较高的奖项 。
三.抓好社团活动、拓展型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 。
1.认真组织好学校天文知识方面的社团活动 , 丰富了学生视野 , 提高了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
2.能结合研究课题 , 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 , 但相关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相对不足 , 需要今后认真学习 。
3.根据学校要求 , 认真组织好本学期地理类拓展型课程的开展 。
地理老师学期教学总结3
20_年下学期我担任了_x学校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 , 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 任务艰巨 , 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 , 明确职责 , 脚踏实地的工作 , 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 , 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 ,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 , 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 。三天培训期间 , 通识培训 , 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 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 , 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 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 。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 , 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 , 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 , 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 , 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 每堂课的大致上法 , 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高一备课组内 , 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 , 取长补短 , 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 探讨复习教学策略 , 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 , 多研究探索教法 , 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 研究学法 , 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 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 , 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 , 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 。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 , 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 , 通过各种实践 , 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 , 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 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 , 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 。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 。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 , 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 , 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 。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 , 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 , 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 , 目光更明亮了 , 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 。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

推荐阅读